記者深潛日記之一:成為“蛟龍”號“準乘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07 18:4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向陽紅09”船7月7日電 (記者 羅沙)7月7日,南海3000米作業區,晴有陣雨。

    受今年第8號超強颱風“浣熊”阻擋,搭載著“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向陽紅09”船從福州起航後改變航向,來到南海海域進行超短基線定位系統的精度復核測試,並視海況變化情況隨時準備向西北太平洋預定作業海域機動前進。

    雖然離到達作業海域還要航行約一週時間,“向陽紅09”船上的人們早已開始為潛水器將要進行的下潛作業忙碌起來。7日上午,科考隊首席科學家王春生與潛航員、準備搭乘“蛟龍”下潛開展科考的科學家們坐在一起,商討下潛作業方案。

    如果説“蛟龍”號是一輛“深海出租車”,搭乘潛水器下潛作業的各領域科研人員就是這輛出租車的“乘客”。今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的“準乘客”們中,唯一不是科研人員的就是我。

    要成為“蛟龍”的“乘客”並不容易。數千米深海、幽閉的潛水器載人艙,都對“乘客”們的身體和心理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在登上“向陽紅09”船之前,我還接受了系統的下潛人員培訓,學習潛水器基本理論知識以及下潛作業操作規範,並搭乘“蛟龍”號在試驗水池中進行下潛演練。嚴格的培訓,就是要保證“蛟龍”號和艙內人員在下潛作業全過程中的安全,確保下潛作業取得預期成果。

    形成于1億年以前,面積超過整個北京市,高度差超過4000米,位於西北太平洋麥哲倫海山區中部的採薇海山是我們本行段的目標作業區。到達這片海域後,“蛟龍”號將圍繞海山的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開展5至8次下潛作業,深度在2000米至5700米之間。科學家們將搭乘潛水器進行近底航行,觀察拍攝礦物和海底生物,並採集海底沉積物、水樣和生物樣品。

    “向陽紅09”船後甲板上,剛通過一次全面通電檢查的“蛟龍”在隊員們的精心維護下精神抖擻、整裝待發。而作為此行唯一預備下潛的記者,我對親身漫遊海底並見證我國科學家們利用“蛟龍”探索海底奧秘充滿了無限暢想和期待。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