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全國海洋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10年~2020年)》,推動國家海洋局與教育部共建涉海高校工作務實開展,增進共建高校學生對海洋工作的了解,吸引優秀人才投身海洋事業。7月7日,第三屆“高校博士團走向海洋”考察活動正式啟動。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和廈門大學的100位在讀博士生將赴國家海洋局局屬各單位展開為期一週的參觀考察。 此次考察活動分為南北兩條線路。由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組成的北線團主要在北京、天津、青島地區的局屬單位進行考察;由浙江大學和廈門大學組成的南線團將前往上海、杭州、廈門地區的局屬單位。考察主要通過實地參觀、座談交流、專題報告、校友交流等形式,重點考察國家海洋局局屬單位的業務工作、科研內容、工作環境、實驗室設備、科研團隊組成、生活條件保障和工作待遇等基本情況。 7月7日上午,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48名博士組成的北線團抵達青島,在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進行為期兩天的參觀。團隊成員聽取了北海預報中心領導及業務骨幹的介紹,參觀了國家海洋局北海預報中心的短期預報室、數值模擬室、遙感與信息技術室、高新技術室、通信網絡機房等,並與海洋預報專家進行深入交流。下午,博士團來到國家海洋局北海環境監測中心,聽取了中心主要職責和科技水平的簡要介紹,參觀了監測中心的生物技術、海洋化學實驗室、環境生態室等實驗室。 為使博士團成員更加深入和直觀地了解各部門、各實驗室乃至各數據儀器的功能,北海預報中心和北海監測中心幾乎動員所有頂級技術人員參與講解,對博士團成員提出的每個問題都詳細解答。 在南線,高校博士團考察的第一站是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環境監測中心。團員們參觀了生態室及化學室,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幾位同學聚集在化學室工作人員可愚的周圍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設備操作,功能介紹……狹小的實驗室裏熱火朝天。“這種近距離交流,對學生們未來的發展大有益處。”可愚告訴記者。 離環境監測中心不遠的“新實踐”號船靜靜地停泊在碼頭裏,團員們在駕駛室圍住“新實踐”號大副倪錦忠又是一頓“狂轟亂炸”:這艘船排水量多少?續航能力多少?出海時的飲水問題如何解決?船上裝載了哪些先進設備?……問題五花八門。倪錦忠一一熱情解答。來自廈門大學的團員表示,僅僅一上午的參觀已經讓他們大開眼界,“我們對接下來的活動更有期待”。廈門大學領隊蔡宇説,今年是廈門大學第一次參加“高校博士團走向海洋”活動,現場的交流與互動將開拓大家的視野,堅定他們對未來就業和發展方向的選擇。 據悉,國家海洋局于2012年與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部分共建高校聯合組織啟動了“高校博士團走向海洋”考察實踐活動。截至目前,該活動已成功舉辦兩屆,共邀請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6所高校的近300名優秀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參觀考察。 國家海洋局在本次“高校博士團走向海洋”活動中特意安排了專業技術的觀摩,希望推動博士團成員對海洋科技的進一步了解,提高他們未來參與海洋工作的熱情和興趣。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