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就業工場”讓農牧民“在家”就業增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09 10:19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9日電(記者 熊聰茹)今年以來,新疆一些地方盤活本地特色資源,創建鄉鎮“就業工場”,培育投資少、用工多的小微産業項目,有效拉動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成為農牧民的技能實訓場、就業新天地、創業加油站。

在位於伊犁河谷的霍城縣央布拉克村“就業工場”,30歲的夏力萬古麗正在車間指導20多個婦女縫製一批民族特色服裝。“她們都是當地農民,簡單培訓後就能加工服裝,熟練工一個月能掙1500元。”夏力萬古麗笑著説,“來找我們做衣服、做校服的多得很,根本忙不過來。”

夏力萬古麗曾在正規服裝廠學過縫紉技術,回家鄉創業是她的夢想。這家“就業工場”約20臺設備通過鎮政府購置、江蘇援疆前方工作組捐助和自籌3個渠道解決,場地在老村委會基礎上改建,免費提供,僅此一項每年可為夏力萬古麗節省5000元。

霍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委書記江莉紅介紹,今年全縣利用村鎮、社區閒散土地和空置辦公場所建設30個“就業工場”,引進生産有訂單、技能要求低的小微企業,培育民族刺繡、薰衣草及茶葉加工等小微産業項目,年底可解決就近就地就業800人以上、帶動就業1200人以上,實現富民增收3000萬元。

為防止“就業工場”成為“短命工程”,霍城縣實施了一系列扶持措施。除了工商、稅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部門提供政策諮詢、技能培訓、項目洽談等“一站式”服務外,霍城縣還推出創業對象享受減免房租等優惠政策,並開通電視“就業頻道”,舉辦技術講座,提供就業信息。

就業成為近年來新疆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6月,國家撥付1.322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新疆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硬體建設。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此前研究制定了90項具體措施、16項實施方案力促就業。

責任編輯: 劉嘯萱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