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創新助力“陽光海淘” 上海實現跨境貿易新跨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28 20:40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上海7月28日電(記者 姚玉潔、周蕊)讓“半地下”狀態的海淘走向陽光的全國首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平臺——“跨境通”正式上線運營以來,已經過了半年。這一依託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平臺,半年來的成績如何?上海跨境貿易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

    監管創新助力“陽光海淘”

    近年來,由於價格優勢明顯,海淘、代購成了不少中國消費者的新寵,然而,隨之而來的消費維權和食品安全風險,也讓不少消費者直呼“傷不起”。隨著2013年底“跨境通”平臺的成立,海淘從此有了在陽光下發展的平臺,全球商家也有了直接面向中國廣大消費者的便利新渠道。

    “跨境通”是中國首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平臺。與一般網站不同的是,“跨境通”平臺分為直郵中國模式和自貿專區模式。其中,在自貿區模式下,消費者訂購的進口食品、化粧品、母嬰用品和高檔箱包服飾,可跨境外匯支付,經入駐“跨境通”的相關商家電子報關報檢,再經海關徵收個人行郵稅後,快速入境並被物流公司直接送交至消費者手中。

    監管創新是這一平臺“給力”的一大關鍵詞。上海海關相關負責人指出,“跨境通”平臺明確將消費者網購的進口商品以“個人物品”監管出區,並徵收不同比例的行郵稅。這不僅讓眾多“海淘一族”對相關商品本身的價格、進口關稅以及物流費用一目了然,讓“海淘”行業走向“陽光”,而且通過海關與國庫聯網,實現了行郵稅網上支付和電子入庫,整個業務流程均為無紙化模式。

    關稅明明白白 海淘曬在陽光下

    保證正品、發貨迅速的“陽光海淘”能比國內市場價便宜多少?

    上海跨境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顏靜説,傳統進口貿易的環節加價要遠高於關稅成本,消費者通過“跨境通”網站“海淘”,雖然要支付關稅,卻是明明白白的合法消費,相關進口商品價格也仍然具有競爭力。測算顯示,同樣的國際品牌商品,在“跨境通”網站上的價格要比國內實體零售店優惠約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不算歐洲一些國家的退稅,不少一線奢侈品品牌在中國的售價達到原産地售價的近兩倍,到打折季的價差就更大,背後並非僅僅是關稅在作怪,而是與奢侈品品牌“歧視性”的分銷體系、傳統貿易的環節加價有關係。

    商務部此前調查顯示,手錶、箱包、服裝、酒、電子産品這五類産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國內外的差價,我國大陸市場比香港地區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

    提升消費體驗 實現行業新跨越

    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首席研究員齊曉齋説,從進口方面來説,跨境貿易便利化,不僅能讓內地消費者不出國門即可零距離享受購物便利,還能推進國內適度消費升級。

    然而,現階段跨境電商還面臨種種瓶頸。以“跨境通”為例,食品類佔據了銷售額的大頭,網站上的大件商品品類有待完善,商品在細節展示、尺寸適用、真人試穿圖片等方面還比較缺乏。

    跨境貿易的重心還在於出口。目前,中國的中小外貿企業數量已經突破500萬家。如何調動這些跨境貿易平臺的潛在供應商的動力、創新監管實現貿易便利化,成為監管部門新課題。

    上海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錶示,雖然上海跨境電子商務試點起步早,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在完善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功能、提高跨境電子商務通關便利化水平、鼓勵更多的企業主體參與跨境電子商務等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下一步,在進口方面,要完善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做大“保稅進口,行郵出區”的規模;在出口方面,推進跨境電子商務海關9610監管倉建設;在貿易環境方面,會同有關部門研究並適時推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準入制度和跨境電子商務商品負面清單。

責任編輯: 司徒宇乾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