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照後證”紅利有多大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7-31 08:5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先照後證”紅利有多大
——吉林省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吉林省工商局工作人員正在熱心指導企業申辦人員填報有關表格。李玉子 攝

    今年以來,吉林省將“先照後證”作為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手段,全面加快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大大提高了登記審批效率,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激發了全民創業的熱情。

    在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記者感受到了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給企業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由於開辦影院業務,公司需要在原有的工商執照上增加放映項目,增項涉及音像製品許可。按照原來的規定,必須事先得到廣電部門的許可,但工商局先行發放了增項執照,這樣一來,公司便能部分經營放映、餐飲業務了。長影集團財務處長張剛輝説,他們4月23日到工商局送材料,24日獲頒執照,25日影院就正式營業了。

    “先照後證”,即給企業先發營業執照,再去辦理各項許可,打破了原有的“先證後照”格局。吉林省工商局局長臧忠生説,“表面上是政府改變了市場主體準入的時序,實質上是改變了對待市場主體的思維。‘先照後證’作為簡政放權、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手段,既有利於提高登記審批效率,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也能夠推動監管方式創新,促使監管重心由事前向事中事後轉移,從而全面提高市場監管效能。”

    在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吉林省工商部門從理論上突破了“先照後證”的依據,認為每個市場經濟主體都有兩個資格,即主體資格和經營資格,作為主體的個人或單位法人都有從事某項工作、職業、活動的資格,它不必附加在經營資格上。

    吉林省工商局借鑒這個理論,在全國最早先行先試工商註冊改革。

    早在2012年8月,吉林省就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吉林省市場主體壯大的試行意見》,在全國率先推行了先照後證、註冊資本零首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2013年初,為扶持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吉林省工商登記窗口推出了“三零服務”,即註冊資本零首付、登記註冊零收費、市場準入零障礙,累計為市場主體節約資金近億元。今年5月16日,吉林省又印發了《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工商登記制度的實施意見》等系列配套文件,推行了包括實行註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由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等8個方面的改革措施。

    2012年以來,白山方大集團在長春開設了7家門店,按規定要辦理7個營業執照。這家公司的會計經理告訴記者,7個執照意味著要交7份辦照的資金,包括註冊資本金等,後續還要有專人跟蹤管理。改革後,把7個執照合併為1個執照,大大降低了工作成本。

    “改革意味著利益的調整,”臧忠生告訴記者,“我們放了權,贏得的是效率。吉林省推進工商註冊制度便利化,辦理營業執照時間由法定的20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工作日,80%以上的登記業務即來即辦,當日辦結。過去半年新登記註冊10萬戶,現在用4個月就實現了這個目標。”

    辦證門檻低了,如何提高監管水平?吉林省工商局總結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辦法:建立各部門登記、許可信息推送系統,信息共享,打破不同部門間的“信息孤島”;“寬進嚴管”,用信用杠桿破解監管難題,建立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信息公共平臺幾個月來點擊就突破了130萬次。“加大企業失信成本最有效,使其‘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吉林省工商局副局長管德華説。

    工商登記改革釋放的巨大紅利,讓市場主體活力競相迸發,也激發了全民創業的熱情。今年3至6月,吉林省新登記市場主體10.6萬戶,新增註冊資本金911.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3%和74.5%。産業結構和投資結構持續優化,新增市場主體中,第三産業佔比82.8%,新增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佔比高達93.1%。促進創業就業和農民致富效果顯著,帶動就業39.7萬人,全省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5438戶,帶動10.1萬農民增收致富。(記者 李己平)

責任編輯: 穆淼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