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人民情懷 堅強的中國力量 新華社北京8月10日電(記者霍小光、隋笑飛、黃小希、余曉潔)時間在這裡定格: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 世界的目光在這裡聚焦: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北緯27.1度,東經103.3度。 一場6.5級強烈地震驟然降臨。頃刻之間,大地震顫,山石崩濺,房屋垮塌,生命消殞—— 魯甸之殤,中國之痛!危難之際,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果斷決策、科學部署,帶領廣大軍民同災難展開了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殊死搏鬥,顯示了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偉大力量。 永恒的執政為民宗旨、不變的生命至上理念,災難中凝聚起偉大的中國力量 魯甸地震是2000年以來,雲南省境內發生的最大地震,震源深度只有12千米,極震區烈度高達9度,與2013年蘆山7級地震震中地表震動水平相當。加之地震波及範圍廣、震區人口稠密、多數房屋抗震性能差,導致人員傷亡慘重。 災情牽動中南海,黨與人民心連心。 得知震情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第一時間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減少人員傷亡,妥善做好群眾安置工作。要求有關方面抓緊了解災情,組織群眾避險,全力投入抗震救災。加強余震監測預報,密切防範次生災害發生。 “把救人放在第一位”,表達著總書記的深切牽掛,體現著黨執政為民、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 4日一早,受習近平總書記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代表習近平,飛赴災區,察看災情,現場指揮抗震救災工作。 災情就是號令! 國務院工作組緊急趕赴地震災區代表黨中央、國務院慰問災區群眾,指導救災工作。與此同時,雲南省委、省政府負責同志率領工作組火速趕赴災區。整個應急救援系統迅速高效地運轉起來。 時間就是生命! 震後10分鐘,雲南省武警總隊官兵攜帶各類物資裝備向震中進發。震後3個半小時,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全國各分隊集結完畢。地震局工作組出發,國家救援隊出發,國家衛計委醫療隊出發,公安消防官兵出發,通訊、電力、道路搶修人員出發,首批救災物資啟程…… 不同的隊伍朝著同一個方向集結——魯甸災區。不同的人群懷著同一個信念——為了災區群眾的生命安全。 絕不放棄,絕不拋棄。各路救援力量謹記總書記“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指示,同時間賽跑,與死神抗爭,不惜一切代價向震中突進,一場搶救生命、抗擊地震災害的戰鬥打響了。 有一種信仰叫忠於人民,有一種擔當叫挺身而出—— “大家快點撤離到廣場,照顧好老人娃娃,快,快!”“黨員幹部站出來……” 魯甸縣龍頭山鎮龍泉社區黨總支書記唐正雲帶領幹部群眾徒手救出15位被掩埋的鄉親,安全轉移3000多群眾。 “大家不要慌、不要怕,我們活著的人一定要堅強,要團結起來開展自救,黨和政府很快就來幫助我們了。”唐正雲安慰著受驚的群眾。 是的,在地震發生一個多小時後,救援隊即趕到了現場。 魯甸縣也行動起來,迅速發動基層黨組織904個、黨員12536人,投入抗災一線;巧家縣發動基層黨組織1680個、黨員9600人,及時組織災情排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 “要始終站在抗震救災第一線,把抗震救災工作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最大實踐,站好先鋒崗、爭當排頭兵……”危急時刻,魯甸縣委發出《致全縣黨組織和共産黨員的公開信》。 災難中,共産黨人成了群眾的主心骨。 有一份天職叫衝鋒在前,有一種使命叫義無反顧—— 災情發生後,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指示,聞令而動,緊急出征,晝夜兼程,挺進災區。30多個小時內,來自成都軍區、北京軍區、空軍、二炮和武警部隊的近萬名官兵全部到達3個重災縣13個重災鄉鎮,全力展開生命搜救和轉移傷員工作。 一邊是生的希望。山體滑坡,道路嚴重堵塞,距離震中龍頭山鎮還有十幾公里,車沒法開了,部隊官兵奉命輕裝徒步前進。“救人是第一位的,早一點到達災區,就有更多的生命希望。”一位軍官告訴記者。 一邊是死的考驗。4日午後,年輕的邊防武警戰士謝樵,為搜尋失蹤受災群眾,在泅渡堰塞湖時被巨浪捲進漩渦……連日來,“尋找謝樵”的呼喚,在互聯網上被萬千網民轉發、跟帖。這是人民對子弟兵的崇高敬禮。8日上午9時45分,噩耗傳來,戰友在堰塞湖面上找到了謝樵的遺體。為了人民利益,他獻出了年僅24歲的生命。 有一種感動叫捨生忘死,有一種力量叫眾志成城—— 讓“綠軍裝”和“白大褂”同步進入災區! 抗震救災工作啟動伊始,黨中央提出了明確要求。 “這樣做可以有效地把死亡率降到最低,把傷殘率降到最低,這是對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理念一次新的詮釋。”中國人民解放軍304醫院院長黃少平説。 報告:魯甸縣城至距震中5公里沙壩村道路已搶通;報告:經過30小時搶修,災區75%用戶復電;報告:無線通訊正在恢復;報告:已有249名防疫人員到達指定位置,防疫工作全面鋪開…… 抗震救災是一場“多兵種”的集成作戰。 軍綠色迷彩服、紅色橘色的救援隊服、醫護人員的白大褂、電力職工的藍制服……廢墟上、山腳下、險境中,無數無名英雄奮戰的身影,交織出一道道生命的彩虹。 山還在搖,地還在動。 97、150、175、410、589、617……隨著時間推移,統計出的遇難人數不斷攀升。 26、32、112、200、600……各方救援力量傳來生命的訊息,每一個從死神手裏奪回的生命,都更加堅定了人們戰勝災難的信心與勇氣。 大災面前,世界再一次見證了中國式救援的速度。生與死中,詮釋著對人民的愛與忠誠。 海外媒體評價説,中國最高領導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的宣示,充滿著生命至上的人文關懷。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已深入人心,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 高效的應急體系、科學的救災舉措,在與災難抗爭中不斷進步 90多位專業技術人員參與,覆蓋整個災區422個抽樣點,總行程2萬多公里,歷時80多個小時…… 7日,中國地震局正式發佈《魯甸6.5級地震烈度分佈圖》,全面完成了本次地震的烈度調查與評定工作。 “此次地震烈度分佈圖的發佈,比汶川地震早了數十天,比去年蘆山地震也提前2天。”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應急處副處長李洋説,魯甸的救援安置工作因此更加科學有效。 從汶川、玉樹到蘆山、魯甸……幾年間,每一次大災,都如一場大考,都是一次淬煉。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魯甸抗震救災以高效的應急體系、科學的救災舉措,彰顯著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前進步伐。 中國式救援體系的能力和效率令世界刮目相看—— 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開始調動一切必要資源,政府、軍隊與社會力量等無縫銜接,呈現出較之以前更為成熟的救援流程與更加高效的協同模式。 優化救援體系的另一個顯著特點,表現為以地方為主,進一步形成統一指揮體系,將各方救援力量納入,地方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救災需求,中央有關部門全力做好協調保障。 美聯社報道稱,僅僅幾小時,食品、帳篷甚至4G通信網絡都送到了災區,一個迅速發展的中國正用痛苦的經驗和巨大的資源來應對眼前這場天災。 先進的技術裝備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武警部隊首次運用四旋翼無人機,對災區全貌及救援實況進行俯瞰拍攝,為救援工作提供高效準確的信息參考;首次大範圍搭建地震現場指揮調度平臺,使救援力量調度更加精準有序;自行式炊事車、應急通信衛星、應急通信車……高科技的應用,實現了以往“人海戰術”無法企及的目標。 曾參與過汶川地震、彝良地震和蘆山地震疫情防控工作的雲南省疾控中心主任陸林介紹,這一次災區的衛生疫情防控工作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和網格化管理。 “具有專業檢測能力的防疫車直接到災區現場開展工作,使得監測手段和檢測能力明顯提高。”陸林説。 新的備災模式為救援和群眾轉移安置贏得了寶貴時間—— 魯甸地震後10分鐘,雲南省民政廳向昭通市、魯甸縣、巧家縣和曲靖市的救災物資儲備庫同時發出調撥指令。當晚,部分物資運抵災區。 “調運物資的速度更加快捷,是此次救災工作的一大特點。”民政部救災司司長龐陳敏説,救災物資儲備點距離災區越近,越能保障救災物資及時調運到位,以最快速度保障受災群眾的生活。 “這得益於國家綜合性投入的加大和體系機制的完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谷長嶺説。 社會組織參與救災更加專業有序——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對有序做好支援雲南魯甸地震災區抗震救災工作進行專門部署。 進入災區的社會救援組織,運用專業知識、設備和人力,統一有序地參與到抗震救災中。 卓明災害信息服務中心負責人郝南認為,民間組織的目標就是協助配合政府,關注政府顧及不到的一些方面。 在魯甸災區,中國紅十字會(雲南)大眾衛生救援隊的隊員們忙著搭建簡易廁所。一個個佔地約1.5平方米、高約2米的簡易密閉廁所,解決了災區群眾和救援人員“方便”的問題,更可以有效避免疾病傳播,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專業救援隊伍負責災區廁所搭建,這是在經歷多次災難考驗後收穫的寶貴經驗。 全社會面對大災時愈發從容、自信、理性—— 人們心繫災區同胞的安危,為魯甸加油,為生命祈禱。根據以往地震災害的救援經驗,越來越多的人懂得,僅憑“一腔熱血”蜂擁至災區,可能事與願違。互聯網上,網友們探討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如何對受災群眾進行心理疏導。媒體上,對救援進展的高度關注中,多了一些對防震減災的深入思考。 “儘管歷次地震都帶來嚴重死傷,但人們也看到了國家越來越強大的救援能力,看到了黨和政府不斷提升的執政能力。”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認為,這種成熟理性的心態,來自於人民對黨和國家的信任。 不屈的精神品格、熱切的生活希望,在震後的廢墟上頑強躍動 “爸爸不哭,我也不哭,我們都要好好的。” 龍頭山鎮龍泉村的廢墟上,失去親人的10歲女孩劉候蕊,緊緊依偎著爸爸劉家禮,輕輕拂拭父親臉上的淚水。她拉著父親:“我們回去吧!” 魯甸廢墟上,倒下的是房屋,升騰的是不屈的精神。 越來越多的人為災區“加油”:魯甸不哭!雲南堅強! 魯甸抗震救災以來,救援人員不怕犧牲、連續奮戰;災區人民守望互助、團結一心;全國人民不離不棄,八方支援,再次彰顯了中華民族風雨同舟、眾志成城的偉大品格。 有這樣一位武警戰士。他家所在的村莊在這次地震中受災嚴重。儘管近在咫尺,他卻一直沒有回去看看。救災間隙,武警曲靖支隊戰士王天貴抬頭望著山塹對面的銀屏村,殘垣斷壁滿目瘡痍。他指著一座小山頭,對戰友説:“我家就在山後面。” 有這樣一位飯店老闆。5日淩晨,魯甸縣小寨鎮大坪村順風飯店的老闆和老闆娘早早起床,準備了兩大鍋麵條,招呼過路的救災人員和志願者吃早餐。這次是他們開飯店以來煮得最多的一頓早餐,免費提供給每一個需要的路人。 “你叫什麼名字?”有人問老闆。 “我叫楊家幫,國家的家,幫助的幫!” 有這樣一位少數民族兄弟。“在電視上看到災區的同胞們缺糧食、缺水,我心裏特別著急!”“切糕王子”新疆小夥阿迪力·買買提坐在滿載一萬斤切糕的貨車上,從長沙焦急地奔向1000多公里外的魯甸。 阿迪力説,切糕保存時間長,熱量高,特別適合災區的同胞們食用。 家國情懷的人間大愛、災難面前的堅定從容、共克時艱的戮力同心……這是血濃于水、心心相映的情感,這是和衷共濟、多難興邦的力量! 地震無情,人間有愛!華夏兒女血脈相連,以不同方式傳遞著人間真情。“我們都是魯甸人!”熟悉的口號又一次響徹中華大地。 從個人到企業,從機關部門到社會團體,從香港、澳門、台灣同胞到海外僑胞,無論路有多遠、山有多高,一批批救援人員,一車車救災物資,一筆筆愛心捐款,匯聚成愛的長河,源源不絕涌向魯甸—— 這中間,我們看到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82歲老人榮治芳,步行3公里來到當地捐款點,將自己的500元捐給魯甸地震災區。我們看到,上海小學生陸軒宇將儲蓄罐中的硬幣倒出,為魯甸地震災區捐款34.60元…… 地震撼動了中國的大地,摧毀了千房萬屋,但撼動不了中國人不屈不撓的堅強,動搖不了中國人守望相助的信念。 “不要害怕!”“我們一起不放棄!”地震當天,被瓦礫掩埋的兩名孕婦,在黑暗中手牽著手,不斷相互鼓勵。希望戰勝了恐懼,生存的信念在廢墟中涌動。 這信念,來自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災難中一次次有力的救援行動,人民對國家充滿信任。 這信念,來自於昔日從廢墟上拔地而起的一座座新城,人們對重建美好家園充滿了信心。 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災難阻止不了民族前進的腳步。舉國動員的生死營救,生命至上的國家理念,萬眾一心的民族精神,百折不撓的堅韌品格,擁有這些堅實的內核,中華民族必將歷經苦難而生生不息,不斷邁向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 哀傷尚在心頭,希望已然鋪展—— 最讓火德紅鄉張興晏夫婦高興的是,家裏篩選花椒的風櫃在地震中沒有被砸壞。張興晏年邁的媽媽一上午摘了整整一籮筐花椒。“如果日頭好,這樣曬兩天就可以賣了。”鄉政府所在的街上,一些餐館也正式開業了。一位加工牛車車架的老師傅也打開了木工機械,他説,已經有好幾個鄉親向他訂購牛車車架了。 生者生的勇氣,是對死者最好的祭奠。廢墟之上,頑強的災區人民凝聚起一股磅薄力量。 大山深處的魯甸,一叢叢山花椒,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用串串果實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 力量在凝聚,希望在延伸。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萬眾一心,科學救援,一定能取得這場抗震救災的勝利。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