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大病醫保全面實施 釋放民生福利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13 09:32 來源: 南方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廣東省人社廳日前公佈,目前全省已有19市正式實施了大病醫保,年底前將覆蓋到所有地市。2013年底全省已有16個市出臺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方案,14個市正式實施,城鄉居民醫保統籌基金共劃撥8.9億元,大病待遇支出8.4億元,受益人次20.4萬人,大病患者的住院報銷比例平均提高10.8個百分點,年最高支付限額達43萬元。

所謂“大病醫保”,就是為了解決民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而實施的醫保。此舉的積極意義不言而喻。實施之,首先要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首位,以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大病醫療費用負擔等現實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好基本醫療保障、大病保險與大病救助等制度的銜接,形成保障合力,提高保障效益。其次是堅持因地制宜、機制創新。各地如何實施,需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把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認真研究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有效有序地開展工作,使這一制度設計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再者,要強化社會互助共濟的意識和作用,形成政府、個人和保險機構共同分擔大病風險的機制,強化當年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測算,穩妥起步,規範運作,加強對大病群體特別是困難群體的保障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大病保障制度推進的一個難點,就是基本醫保和商業保險的銜接。2012年《關於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指導意見》指出:“建立大病保障制度,要把基本醫保與商業保險結合起來,相互銜接、功能互補。”我們看到,《意見》提出的這一舉措已為一些國家所施行,並形成了完善的經驗。雖然由於國情不同,世界各國在包括醫保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改革中的方法存在差異,但注重發展市場機制,積極引導商業保險參與多支柱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卻是大勢所趨。市場機製成熟、商業保險發達的國家,社會保障的效率更高,政府則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財力去解決其他問題。而以我國而論,人口眾多,尤其是農村人口和弱勢群體數量巨大的國情必然決定政府無法大包大攬,基本線以上的保障寄望于商業保險,可能是唯一正確的手段。

在大病保障制度的探索上,廣東的“湛江模式”、“番禺模式”為解決因病致貧探索出了新路。“番禺模式”是託管模式,轄區內的三大基本醫保基金由商業保險機構託管,管理費由財政買單;“湛江模式”則為補充模式,當地政府授權商業保險機構提取三大基本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的15%,作為大病補充醫療保險,以此提高醫保報銷水平。但從效果上看,在不額外增加政府投入和參保人負擔的前提下,市場化的選擇均達成了政府、參保人、保險公司多方共贏的格局。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廣東省政府去年印發了《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進一步明確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保障範圍、籌資標準、待遇水平和服務管理等要求。可以説,廣東在大病保障制度的探索上已經走在領先位置。

到今年年底,廣東全省全面實施大病醫保,是一項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福利,是貫徹落實新醫改方案、提高國民健康保障水平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建設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體系的重要舉措,標誌著廣東從實現“病有所醫”向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邁出了關鍵一步。

責任編輯: 郭慕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