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三得! 面對天津市東麗區區長尚斌義及時伸來的“橄欖枝”,楊一平笑了。 楊一平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我們所離清華大學南門不到兩公里,寸土寸金。新技術研究到了中試階段,實驗裝置都沒地兒放,不得不租用人家游泳池做機器魚試驗。” “到我們這裡來!你們要技術孵化空間,我們要培養科技小巨人,正好互補。”尚斌義也笑得很開心。 北京更是樂見其成。打造科技中心,北京必須讓“中關村”的優勢盡情發揮,但寶貴的創新資源也不能動輒“蛙跳”——此前,中關村60多個園區多數落地長三角、珠三角。 尚斌義的“橄欖枝”後面,天津市正全力栽種“梧桐樹”。天津選擇武清、北辰、寶坻、東麗、濱海科技園5大創新區,與北京中關村構建京津創新共同體,催生一批以“京津”命名的産業園:武清京津産業新城、寧河京津合作示範區、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新城、薊縣京津州河科技産業園…… 過去,京津兩強,城際高鐵雖將雙城距離壓縮到“半小時”,卻“同城”不同夢;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驅動,兩大直轄市競合色彩漸濃。 今年上半年,天津經濟增長10.3%。利用內資到位資金中,來自北京、河北的資金佔41.1%。 從競爭走向競合,是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也是京津冀城市群整體隆起、探路新型城鎮化的前提。城市群是帶動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京津城鎮化率達80%以上,而河北僅為48.2%。 “河北也不能被動等待,”河北幹部説,“長三角有昆山,珠三角有順德,兩個區域都有幾隻‘小老虎’。我們河北能不能也躍出幾隻‘小虎’?” 固安便是一個令人刮目的“弄潮兒”。 “只要不墊底就行。”廊坊市發改委主任王振生説,12年前,固安幹部心裏就是這個目標。這個曾經的老“後進”走上“産城融合”的創新之路,以園區為突破口,鼓勵社會資本擔綱工業園區的投資、開發、招商、運營。曾經貧瘠的農業縣固安騏驥一躍,經濟實現30倍增長,2013年地區生産總值已逾百億元。 “關鍵是轉變思維方式,以開放的、創新的、市場的思維來審視與京津的關係,從服務京津中發現自己的新優勢。”遷安市委書記李忠説。遷安素稱“鋼都”。如今,城市300米見綠地、500米有公園。一個新的“京津後花園”正脫穎而出。 如何讓固安、遷安這樣的小城鎮在京津冀長得更多、更快些? 佈局決定格局。吳良鏞院士提出,“實現大、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共同繁榮,促包容性發展,是京津冀城鎮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專家的卓識,正成為三地共識。 規劃一張圖、通關一體化、創新“共同體”、園區共建……一系列打破行政壁壘的城市群合作已破冰,曾經被割裂的城市群正在形成新型競合關係。 唐山感受著這股新風。曹妃甸,依託首鋼項目優勢,共建北京産業園的構想已浮出水面。而2013年,唐山與北京、天津達成合作項目237個,引進資金628.6億元。 “不要老是抱怨‘大樹底下不長草’。大樹底下可能不長茅草,但能長靈芝、長人參。關鍵是看準優勢,抓住機遇。”唐山市委書記姜德果信心滿滿。(費偉偉 李泓冰 郝 洪 馮 華 賀林平)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