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深蹲起跳”創新應對經濟下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8-22 09:55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海口8月22日電(記者 宋振遠、王暉余)面對今年以來的經濟下行壓力,海南省保持戰略定力,提出以“畝産投資綜合效益”為標尺,向精細化改革要動力,以為民辦實事為“抓手”,倒逼結構調整,釋放消費潛力,著力為國際旅遊島建設“深蹲起跳”夯實基礎。

    樓市低迷拖累增長 倒逼現代服務業“逆襲”

    今年上半年,海南省GDP增長8%,未達到全年10%左右的預期目標,作為支柱産業的房地産“縮水”是關鍵因素。

    “經濟下行是倒逼結構調整的良機,不能再走‘撿到籃子裏都是菜’的老路。”海南省委主要領導表示,海南資源有限、生態脆弱,必須走一條精細開發、集約開發、生態開發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比較中,以旅遊、信息、文化等為內容的現代服務業,成為“調結構”的首選。房地産行業加快轉型升級,由普通住宅開發逐漸向酒店式公寓等新型旅遊地産轉變。

    在“調結構”中,海南選擇以畝産投資、稅收、就業、能耗和排放作為門檻,嚴把項目源頭關。去年9月開業的三亞千古情景區一期佔地僅80畝。“每畝投資強度達875萬元,項目實現稅收3000萬元,已吸引遊客150余萬人次,帶動周邊餐飲、酒店等快速發展。”該景區總經理助理趙力明説。

    澄邁生態軟體園是海南新興經濟發展的大項目。園區負責人説,目前投産企業316家,每畝投資強度712萬元,畝均産值達2221萬元,帶動4500多人就業。

    結構一變天地寬。上半年海南房地産銷售面積和金額雖然下滑,但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實現300.7億元,增速為19.4%,其中稅收佔比86.6%,兩項指標均排全國第四。

    改革拿政府利益“開刀” 審批時間提速95%

    記者打開《海南省2014年重點改革工作方案》,發現省裏確定了71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簡政放權是“牛鼻子”。海南省主要領導認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向改革要動力刻不容緩。

    今年上半年海南共清理精簡行政審批事項136項,減幅達到19%。完成全省一張審批網建設,70%的審批事項實現網上申報、審批。

    海南省政府政務服務中心主任王靜説,海南正建立行政審批權力清單,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從799天壓縮為37天,提速95%,極大地優化了投資環境。

    改革激發的市場效應迅速顯現。海南在全國率先實行先照後證和註冊資本認繳制度,上半年新增登記企業和註冊資本同比分別增長52.3%和128.3%。

    據悉,海南今年還將清理精簡107項行政審批事項,在服務業領域先行先試負面清單制度,推行全流程互聯網審批。以簡政放權為突破口,海南國企改革、旅遊管理體制、文化體制、醫藥衛生等其他改革也正穩步推進。

    “兩條腿走路”惠民生 消費“蓄水池”效應凸顯

    釋放消費潛力,首先要改善民生。海南省財政廳廳長劉平治説,通過預算“硬約束”,上半年全省民生支出完成349億元,佔地方公共財政支出的70.1%。

    另一方面,海南今年為民辦實事“十大事項”補助資金均已下達。城鎮保障房建設、農村危房改造、改善艱苦地區教師條件、擴大農業保險補助範圍等民生工作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超強颱風“威馬遜”來襲後,海南已籌集救災資金17.1億元,用於支持搶險救災和恢復重建工作。

    一系列民生改善措施顯效。上半年,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5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4%。

    在釋放島內消費潛力的同時,海南著力擴大島外消費需求。全球最大單體免稅店——三亞海棠灣免稅購物中心將於9月份開業,海南離島免稅政策效應將放大。同時,文化、健康、信息等島外消費熱點正加快形成。隨著國內經濟轉型,海南的資源環境優勢正轉化為現實發展實力。

責任編輯: 姜晨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