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召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9-18 16:10 來源: 環境保護部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第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日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開幕式併發表重要講話。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幹傑代表環境保護部出席了此次會議的開幕式。

  作為此次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活動之一,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2014)于9月17日-18日在南寧舉辦。論壇由環境保護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東盟秘書處聯合主辦,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與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承辦。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幹傑、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唐仁健、東盟成員國環境部門副部級官員應邀出席了論壇併發表演講。東盟成員國和東盟秘書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工發組織、亞洲開發銀行、瑞典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國際合作夥伴代表,以及環境保護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國內相關機構和地方政府官員、學者和企業界代表近200人應邀出席了論壇。

  李幹傑在主旨演講中指出,當前亞太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成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同時,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仍然存在,氣候變化、生態退化、資源危機、重大自然災害等全球性挑戰日益突出,全球經濟與環境治理任重道遠。在這種背景下,加強中國與東盟的環境合作是中國與東盟各國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積極貢獻。

  李幹傑簡要介紹了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領域取得的進展。他指出,中國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把建設生態文明和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改革作為重要戰略任務,積極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格局。中國將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目標,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積極探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環保新路,加快推進環境管理戰略轉型。

  李幹傑指出,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是開放的、包容的。中國和東盟面臨著區域經濟發展綠色轉型的共同挑戰與機遇,決定了我們之間的合作是推動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近十年來,特別是2010年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成立以來,中國與東盟的環境合作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雙方通過了環境合作戰略,制定了二期合作行動計劃,重點推進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保護、環保産業與技術交流、環境管理能力建設、聯合研究等領域的合作。啟動和實施了中國—東盟綠色使者計劃,制定了中國—東盟環境技術與産業合作框架。雙方的成功合作探索了卓有成效的區域環境合作和南南環境合作的新模式。

  為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的環境合作,實現區域綠色發展,李幹傑提出了3點合作建議:第一,共建海上綠色絲綢之路,打造區域環境合作共同體;第二,加強政策交流與能力建設,構建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平臺與網絡;第三,積極開展環境技術與産業合作,為區域綠色發展注入新動力。

  中國—東盟環境合作論壇是中國與東盟各國在環境領域開展對話、促進交流、推動務實合作的重要平臺,自2011年啟動以來已成功舉辦3屆。

責任編輯: 郭慕清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