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負、促創新、穩增長--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趙曉輝、華曄迪)正面臨轉型升級壓力的中國企業24日迎來利好政策。當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完善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政策,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分析人士認為,這不僅將帶動企業更新技術設備,掀起研發創新的熱潮,更將通過鼓勵固定資産投資起到穩定經濟增長的作用。 會議確定三條措施,分別對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産、生物藥品製造等特定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産進行加速折舊。 “這是含金量很高的三條舉措,將對企業起到實質性‘減負’的效果,並助推企業主動進行技術設備的更新換代。”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説。他認為,三方面的需求構成了推出上述政策的背景,一是當前中國經濟仍然有下行的壓力,內需相對疲弱,投資需求不旺;二是經濟轉型需要産業裝備升級;三是企業要加強國際競爭力也需要提升技術水平。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企業轉型升級,在設備方面勢必有投入,常務會議的措施就是為了鼓勵企業在設備、技術上加快更新換代。加速折舊實質上是起到國家減少特定企業所得稅的稅基,把設備較高的成本通過加速折舊,衝抵企業應納稅的所得額,實際上也是國家結構性減稅的一個組成部分。 會議指出,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産,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考慮到中小企業5000元以下的固定資産佔比更大,該政策更有利於中小企業降低稅負。”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所長助理曾剛説。 在對所有行業實施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政策的同時,會議提出,對生物藥品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錶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實施“定向”優惠,允許這些行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産,按規定年限的60%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雙倍餘額遞減等加速折舊方法。 對此,諸建芳認為,這項政策傾向於結構性支持裝備製造業,尤其是高技術産品,將通過更快的裝備更新,提升行業技術裝備水平,對促進經濟轉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控制環境污染都會有幫助。 “這一支持政策的落實,將大大促進相關行業的在研發和技術設備上的投入,提升中國先進製造業産品在全球的競爭力,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曾剛説。他認為,這再次體現了宏觀政策從總量和結構兩方面著手,在穩增長的同時更加重視‘調結構’,堅持有扶有控,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又一個重要舉措。 針對這三項措施可能會影響企業當期報表的擔憂,諸建芳説:“從報表上看,調整之後,企業當期成本增加,可能會影響利潤,但是由於政府從企業拿走的稅收減少了,對企業構成實質性利好,市場會十分看好。”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測算,按照國務院最新的固定資産折舊加速政策,A股所有上市公司第一年預計總共節省的稅收可以高達2333億元,這將是2013年所有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總額的7.8%。 對於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政策的意義,會議明確指出,這對於傳統産業“破繭化蝶”,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和活力,實現提質增效升級和持續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政策引導下,企業將更積極地進行固定資産投資、更新技術設備,會支撐投資增長,通過減稅還會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有助於穩定當前經濟,並培育經濟增長的長遠潛力。”諸建芳説。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