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合作增添中德關係活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09 13:3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創新合作增添中德關係活力——訪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

日前,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就中德關係的現狀及前景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記者:李克強總理此次赴德主持中德第三次政府磋商並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可謂是今年兩國高層互訪的“收官之作”。李克強總理此訪的主要目的及亮點有哪些?

史明德:此次訪問是李克強總理繼去年5月後再次訪德,並首次主持中德政府磋商,也是繼習近平主席3月對德成功進行國事訪問和德國總理默克爾7月第七次訪華之後,今年內中德之間第三次高層訪問。此次訪問將豐富中德關係的戰略內涵,打造兩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使中德關係在中歐關係中繼續發揮引領作用。

中德政府磋商,是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建立的最高級別的磋商機制,迄今已舉行兩輪。此次是兩國新一屆政府組成後,李克強總理與默克爾總理首次共同主持磋商。通過磋商和訪問,兩國將共同發表《中德中長期合作行動綱要》,這將是一份綱領性文件,將對兩國中長期合作發揮指導作用。它涉及政治、經貿、金融、人文、科教等中德各個合作領域,最大亮點是兩國將打造“創新夥伴關係”,使創新合作成為發掘兩國各領域合作潛力的“金鑰匙”。

記者:您如何評價中德經貿關係的現狀和發展前景?中德關係在中歐關係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史明德:近年來,中德關係全面、深入發展,雙方在政治、經貿、人文領域和國際事務中的合作“齊頭並進”。其中,經貿合作始終是中德關係中的重要亮點。中德互為對方在各自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

在世界經濟形勢不確定和不穩定的背景下,中德貿易今年逆勢上行,1月至8月達到1173.5億美元,同比增長12.2%,全年有望再創新高。中德貿易佔中歐貿易額的30%,相當於中國同英國、法國和意大利3國的貿易總和。中國企業對德投資繼續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長,中德投資從過去的“單行道”變成“雙行線”。迄今已有8200多家德國企業在華安家落戶,超過2000家中國企業在德國站穩腳跟。歐洲首家中國商會也於今年初在德國成立。

今年3月,習近平主席參觀“渝新歐”國際貨運線的歐洲終點杜伊斯堡港後,極大地推進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運輸和物流合作。該貨運線原來返程缺乏貨源,如今都是滿載而歸,供不應求,雙方鐵路部門正考慮增加班列。雙方在法蘭克福設立人民幣清算中心的項目也已順利啟動並繼續推進。另外,中德在“新四化”、環保、能源、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合作也不斷加強。

中德兩國都支持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中德目前都處於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面臨共同的挑戰和機遇,利益交匯增多,合作需求上升。中國擁有廣闊市場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德國擁有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中德發展階段不同,經濟互補互利遠大於競爭,完全可以取長補短,實現互利共贏。中德關係是中歐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歐關係中最具活力、最富成果的雙邊關係,中德和中歐關係良性循環、相互促進。

記者:前不久,中國民營企業阿裏巴巴在紐交所成功上市並創造了美股史上的最大規模的IPO。德國各界對此予以廣泛關注。對此,您怎麼看?

史明德:阿裏巴巴是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受到世界廣泛關注。它一舉改變了世界對中國企業的傳統看法,也使很多德國人對中國刮目相看。一些德國朋友紛紛向我表示祝賀,他們稱讚中國企業近年來在互聯網、科技創新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對它們在短期內取得這樣的進步十分驚訝。

事實上,阿裏巴巴的成功只是近年來一大批中國企業成功發展的縮影。到德國的商店和超市看一看便會發現,中國商品隨處可見,華為、聯想等中國自主品牌在德國電信市場已經站穩腳跟。“中國製造”已經成為物美價優産品的代名詞。這一方面歸功於中國企業自身的拼搏、探索和努力,致力於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也與中國大力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扶持新興産業,加大知識産權保護,著力推進科技和機制體制創新密不可分。我相信,隨著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打造經濟升級版,未來將會有更多優秀中國企業邁出國門,走向世界。

記者:創新成為中德未來合作的新關鍵詞。兩國在創新合作方面有哪些潛力?

史明德:即將發表的《中德中長期合作行動綱要》將以創新夥伴關係為主題,明確兩國中長期合作的新方向、新領域、新舉措,推動雙方務實合作向創新合作拓展。德國將成為中國首個建立全面創新合作的國家。中德創新合作,不僅涵蓋經濟技術,更包括體制機制創新、管理創新、理念創新。

2015年是中德“創新夥伴年”,中國將擔任漢諾威消費電子、信息及通信博覽會的合作夥伴。中德創新合作將成為推進中德關係發展的新動力。德國在創新領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正致力於推進“工業4.0”戰略,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積極打造創新型國家,我們的“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戰略與德國“工業4.0”戰略有很多契合點。另外,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以及交通、電動汽車、能源、環保和食品安全、醫療和社會保障等領域將成為兩國未來創新合作的重點。因此,創新合作將為中德務實合作提供更加強勁的新動力。(王志遠)

責任編輯: 王欣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