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10月16日電(記者 羅鑫、吳植)16日,湖北省丹江口市細雨霏霏。南水北調中線調水源頭——丹江口水庫,水域寬闊、煙波浩渺。這一被當地人稱作“小太平洋”的水庫已蓄至160米水位以上,是30年來的最高值。 近年來,丹江口水庫水質一直比較穩定,基本保持在二類以上。不久之後,一庫清水將從這裡北上,潤澤京津冀豫4省市。 記者從湖北省丹江口市驅車前往大壩上遊的鄖陽碼頭,試圖一探丹江口水庫水質的究竟。一路上天然植被鬱鬱蔥蔥,幾家工廠已無生産跡象。圍墻上“禁止在庫區從事污染生産”的標語赫然在目。 上午10時許,記者隨丹江口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熊屹和張波,乘快艇到丹江口大壩前的監測點採取水樣進行監測。快艇在水面上疾馳,激起的水花透亮清澈。快艇在距離大壩約2公里處停下,熊屹小心翼翼地將取樣器深入到水下50厘米處,張波協助她將盛滿水的取樣器提出水面,倒入水壺。 實際上,早在2002年,環保部就在丹江口壩上胡家嶺設立了水質自動監測站,全天24小時自動監測,每4小時將數據自動傳至國家環保總局檢測中心。“但為了突破自動監測的地域局限性,從2006年起,我們每月都會對水庫和庫區多條支流進行人工監測。”丹江口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副站長王宏説。 他説,隨著調水期的臨近,對丹江口水庫取樣水質的監測更加嚴苛,監測項目從先前29項已擴大到109項。 良好水質的保持與庫區採取壯士斷腕手段關停污染企業密切相關。過去幾年裏,在湖北十堰、河南南陽等地,一些效益好但有污染的工業項目紛紛關停。其中,十堰停掉了年産值15億元的黃姜産業,大批黃姜種植戶一度面臨轉産轉業。 目前漢江秋汛已接近尾聲,但庫區水域仍有10個作業點300多人,堅持進行汛期清漂工作,讓汛期上遊漂來的垃圾銷聲匿跡。當記者返回碼頭時,恰好兩艘清漂船也帶著10多個裝滿垃圾的塑料袋靠岸。 熊屹告訴記者,壩前取樣只是人工監測的一部分,她們還要在注入水庫的15條支流進行為期近一週的巡查監測,最遠的鄉鎮需要驅車4個小時。 看著清澈靜謐的丹江口水庫,王宏説,“做好水質監測工作,確保一庫清水安全北上是我們的職責。希望隨著調水的成功,國家能在專業人員和設備儀器等配備上給予庫區基層監測站更多支持,那樣我們將會把工作做得更好。”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