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11月7日電(記者王駿勇、朱國亮)“今年香蔥賣難,律師幫忙解決了大難題。”江蘇興化市建平果蔬合作社負責人遲建平日前向記者感嘆。 近年來,江蘇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全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打通公共法律服務“最後一米”,既為群眾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又讓法治意識真正走進群眾心坎裏。 主動服務,讓群眾體會到法律的效用 連續幾年,建平果蔬合作社都與興化當地一脫水蔬菜加工企業簽訂香蔥收購合同。今年春,雙方依然擬定了書面合同,口頭約定保底收購價,但沒有簽字蓋章。 沒承想,到了6月,香蔥行情一路走低,出現賣難,這家加工企業説什麼也不肯按合同約定收購。無奈,社員只好拿香蔥喂豬。 今年5月,興化“農民專業合作社普法聯盟”建立,專門為全市上千家合作社免費提供法律服務。挂鉤建平果蔬合作社的律師楊雨明獲知情況後,與相關企業負責人多次溝通,最終該企業在市場價基礎上加價0.15元收購。 “幾十畝都喂豬了,剩下的100多畝香蔥總算賣上了價錢。”遲建平説。通過這件事,他深刻體會到法律的效用,並主動找楊雨明幫助辦理社員意外傷害保險。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江蘇省司法廳廳長柳玉祥説,只有“主動服務”,讓群眾體會到法律的效用,才能真正讓法治觀念走進群眾心坎裏。 整合資源,打通法律服務“最後一米” “農民專業合作社普法聯盟”是江蘇各地構築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一種探索。記者從江蘇省司法廳獲悉,在公共法律服務方面,江蘇正在構築“三級平臺一張網”的體系架構。 在縣鄉村三級,通過整合各條塊的法律服務資源,江蘇已有81個縣(市、區)、352個鄉鎮(涉農街道)成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近90%的村(社區)配備了法律顧問。在構築實體平臺的同時,江蘇還全力打造12348數字化公共服務法律平臺。這一平臺集成熱線、網站、微博、微信等多種信息傳輸模式,為群眾提供即時性、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務。 先行試點建立這一數字化平臺的徐州市司法局局長劉宏方説,群眾無論以哪種方式進入,只需打開“找律師”模塊,徐州104家律師事務所、1300多名律師全在裏面,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律師等級,一目了然,真正實現“一網通”。到今年年底,江蘇省13個省轄市的12348平臺都將上線運行。 柳玉祥説:“江蘇的目標是,實體平臺力求構築城市半小時、農村一小時的公共法律服務圈,數字化平臺則進一步打通‘最後一米’,城鄉居民撥個電話,敲下鼠標,點擊手機,均可獲得相應的法律服務。” 為更好滿足群眾法律服務需求,江蘇各地正加緊研發和編制公共法律服務産品目錄,省級公共法律服務産品指導性目錄編制工作有望年底前完成。 購買服務,探索持久發展模式 最近,江蘇海門市衛生局等10個政府部門代表與海門律協、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協會、6家律師事務所代表簽署協議,確定購買包括信訪、知識産權等10個法律服務項目。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江蘇省司法廳推動下,南京、常州等地還相繼將法律服務納入政府採購目錄,既化解了政府公共法律服務資源不足的問題,又為公共法律服務持久發展提供了保障。 僅海門這個縣級市,用於購買四大類27項公共法律服務的財政資金就達1060萬元。 在昆山,當地政府還引入競爭性談判方式購買外包服務,通過招投標與律師事務所簽訂協議,建立勞資糾紛、醫患糾紛專業法律人員參與調解機制,實現了專業化法律服務與矛盾糾紛化解的良性結合。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