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馬會議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與新聞媒體互動交流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12 15:57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體: 打印本頁

當地時間12月11日,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利馬會議的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在利馬與中外非政府組織(NGO)負責人及新聞媒體互動交流,就大家共同關心的問題闡述中方立場。 

  關於資金問題,解振華表示,綠色氣候基金是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的重要平臺,發達國家此前承諾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要兌現承諾。歡迎各個方面向綠色氣候基金提供資金支持,做大規模,加大對發展中國家支持力度。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有自己的方式,2011至2013年,我們每年提供1000萬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並已經宣佈從明年開始,在過去的基礎上翻一番,建立南南合作基金,更多地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我們這種支持早于發達國家向綠色氣候基金注資。中國不會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去爭錢,而是會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關於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解振華強調,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各自能力和公平原則是《公約》確定的氣候變化領域的基本原則,應該反映在2015年協議中,我們主張協議中減緩、適應、資金、技術、能力、透明度等各個要素,都應體現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雙方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都同意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在減緩問題上,兩國根據各自國情,確定了自主決定的目標,雙方各自公佈的目標也是有區別的。

  關於對國家自主決定貢獻的評審問題,解振華強調,各國要儘快公佈自主決定的貢獻目標,中國也會儘早公佈2020年後貢獻目標。我們非常贊成各國貢獻目標應公開透明,也支持對各國目標進行評審,各國在評審過程中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提高。但評審的時間應該安排在明年巴黎會議之後,巴黎會議前,我們應該集中精力就協議進行談判,確保巴黎會議取得成功。

  關於境外媒體報道的有人敦促中國履行更多義務問題,解振華指出,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中國的決心是堅決的,行動是有力的,與有的國家相比,中國付出的努力、採取的行動、取得的成效要好出許多。希望有關國家先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多做有利於增進互信、推動談判的事,而不是一味指責別人。

  創綠中心、世界自然基金會、美國自然資源委員會、CanUS、GermanWatch等中外NGO負責人,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新社、中國日報、中國改革報、南方都市報、財新傳媒、21世紀經濟報道、鳳凰網、中外對話等媒體記者,共50多人參加了互動交流。

 

責任編輯: 戚軒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