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規範政府系統重大事項決策行為的意見》出臺,首次明確提出對重大事項決策實行終身負責制。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舉措,這一意見對於遏制地方政府決策時領導幹部“拍腦袋”,使決策更加民主、更加科學,必將産生積極作用。 長期以來,領導“一支筆”亂批條子,在事關當地發展的決策中領導“拍胸脯”“拍腦袋”,在不少地方時有發生。由於盲目追求眼前政績甚至快出政績,一些領導幹部不顧實際和民意,盲目推動上大項目、大工程,致使有的項目淪為“爛尾”工程和“短命”工程,不僅沒有造福於民,反而造成財政浪費,給當地發展造成極大負擔。在這方面,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安徽靈璧縣的奢華路燈工程、山西太原閒置7年的客運站項目等等,都難逃公眾對其決策“拍腦袋”的詬病。 從權力的實施過程來看,努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至關重要。遏制任性的權力,一方面要靠制度的約束,另一方面要靠有力的監督。決策者只能是行政規劃場上的“運動員”,而“裁判”應是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利用多種渠道,推進決策權力行使依據、過程、結果的“三公開”,推動民主決策、科學決策,避免“潛規則”作梗,才能最大可能避免“拍腦袋”決策的發生。 遏制決策衝動,僅有規範政府系統重大事項決策行為的意見也還是不夠的,出臺更加詳細的配套辦法刻不容緩。一部政府文件通常難以涉及政府各項重大決策操作的各個方面。“小跑跟進”制定相關配套制度,如建立行政問責辦法,公佈重大行政決策的責任“清單”,出臺重大決策實施後的評價規範,運用科學、系統的評價辦法對決策執行進行綜合評定,才能為每個重大決策保駕護航,為“拍腦袋”決策配備“緊箍咒”。 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決策終身責任制的核心要義並非“秋後算賬”,而是通過制度建設形成威懾力,讓違法違規的草率決策從源頭處“斷流”。為此,在重大決策中積極開展專家論證、風險評估以及合法性審查,同樣顯得不可或缺。在一個專業化的社會裏,更加重視專家意見,減少行政首長自由決斷的空間,由專家組意見來為重大決策提供支持,相關決策才能更加科學合理,經受住歷史和人民的檢驗。(記者 陳諾)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