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伊始,從2013年延續下來的政府簡政放權決心更加堅決。今年1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今年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做好政府各項工作,要繼續把簡政放權作為‘當頭炮’。” 無論是“當頭炮”還是“先手棋”,簡政放權已經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髮現,不包括取消的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在內,今年以來,國務院已經取消和下放了300多項行政審批項目,超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任務。本屆政府履職以來,國務院已相繼取消和下放九批共798項行政審批事項。 下 放 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 簡政放權已經成為2014年的關鍵詞。 2012年5月24日,湛江千萬噸鋼鐵項目獲批,湛江市長王中丙走出國家發改委大門時,忍不住親吻項目獲批文件。5月31日,湛江鋼鐵基地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這個場景經照片定格後,迅速在網絡上傳播。兩年半後的2014年11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李樸民在發改委例行發佈會上表示,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形成《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包括鋼鐵、有色金屬、水泥、化肥、造船設施項目以及城市供水等城建項目均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管理。 市長親吻批文的場景恐怕很難再現。 2013年5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了轉變職能、轉變作風“大研討、大討論、大改變”學習推進活動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這項活動打響了國家發改委簡政放權的發令槍,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開始提速加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務服務大廳於今年12月1日開門試運行,國家發展改革委13項行政許可、國家能源局6項行政許可事項一次性全部納入政務服務大廳受理。 截至今年11月18日,中央層面的事項核準數量在去年減少60%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40%,兩年共計減少76%。 12月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第二天。當天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新一批簡政放權措施,再取消和下放108項主要涉及投資、經營、就業等的審批事項。 事實證明,簡政放權的力度有多大,市場的活力就有多大。作為簡政放權重大舉措之一的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自3月份全面實施以來,在穩增長、促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新企業出現“井噴式增長”。今年前10個月,全國新登記註冊企業達292.08萬戶,同比增長52.58%。 跟 進 事中事後監管並重 查處“蒼蠅腐敗”和打“大老虎”並進,新一屆政府對腐敗毫不留情,同時大力加強了對權力的約束和監管。 從發改委原副主任劉鐵男開始,多名涉及能源局、價格司等發改委司局的官員在今年紛紛落馬。 現金1.2億元,黃金37公斤,房産手續68套……2014年11月初,北戴河供水總公司原總經理馬超群家中的“財富清單”被紀檢部門曝光。公開報道顯示,馬超群雖然僅是一名副處級官員,卻有著“不給錢就不給你通水,給錢少了就給你斷水”的權力。 絕對的權力意味著絕對的腐敗。審批腐敗已經成為反腐重點領域之一,簡政放權將從源頭堵住審批腐敗。9月30日,正處於反腐風暴中心的國家發改委召開了全委幹部大會。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會上強調,要深化自身改革,把該放的、能放的堅決放下去,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堵塞各種漏洞。 徐紹史就發改委推進科學立法、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加強對項目審批權的監督制約、加快法治機關建設等問題發表過看法。徐紹史提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時指出,要通過落實和健全一系列制度和規則,從內到外,從上到下,切實加強對投資項目審批權的監督,規範權力運行,有效防範審批腐敗。 據悉,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印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投資項目委內工作規則》《核準文件格式文本》和《境外投資項目核準文件格式文本》等一系列規則與規定,對國家發展改革委審批的項目,涉及來文登記、審查、決定、送達以及公開等所有的環節都進行了規範。 國務院審改辦新聞發言人李章澤表示,在行政審批改革過程中,對取消下放的每一個項目都要同步研究、同步提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措施,並同步落實。“這是國務院的明確要求,也是一年多來我們研究每一批取消下放審批事項中要著力把握的一個原則。隨著改革的推進,這方面越應該強化。”李章澤説。 攻 堅 改革須向縱深發展 在包頭市投入使用一年出頭的政務中心綜合服務大廳,已經有31個具有審批職能的部門通過開放式服務窗口辦理行政審批事項。 2014年,“瘦身”後的包頭市本級行政審批事項從269項縮減到43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由85項減少到40項。43項政務審批事項全部集中到政務大廳“一站式”辦理。包頭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雷殿軍説:“目前,43項審批事項中有16項實現了即時辦理,每個事項平均辦理時限由16天壓縮到4天。” 在12月中旬召開的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已經有信號透露出,下一步簡政放權的重點領域可能在地方,地方發改委如何接好管好下放的審批權成為關注的重點。 徐紹史在講話中強調,“更重要的是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建立縱橫協管機制,發揮好信息網絡在監管中的作用。地方發改委要加強能力建設,真正接住管好。” 青海省發改委主任吳海昆表示出了對於省以下的審批權限下放的擔憂,“省一級還可以接得住,往下就難説了。” 為化解這一問題,今年以來,發改委已經先後舉辦了八期各種類型的簡政放權培訓班,全系統共16000多人次參加培訓,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2015年,權力下放過程中産生的矛盾和壓力將更大,甚至有人將之比喻為“割肉革命”——越往後,動的奶酪越多。 改革行至深水處,簡政放權進行至今,仍然有問題需要攻堅。有的領域存在放小不放大﹑放虛不放實等現象,“最後一公里”還未打通;事中事後監管亟待加強和改進,“重審批﹑輕監管”﹑“嚴準入﹑松管理”的現象尚未根本改變;社會組織發育不健全,有的行業協會商會仍未同行政機關脫鉤,一些行業協會商會對承接政府轉移職能還有一定困難等等。 有專家認為,簡政放權過程中還將面臨的挑戰包括權力“放”與“收”之間的關係如何理順;行政職能交叉的情況下如何協調各單位進行簡政放權改革的問題;“權”與“利”之間如何脫鉤的問題等。 四川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唐利民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在改革上做表率,大力推進簡政放權,走在了國家各部委的前面。我們地方發展改革委必須積極跟進,要敢於拿自己開刀,從自身做起。” (記者 趙晶)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