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五大“新”元素重繪經濟增長新版圖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26 14:16 來源: 陜西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2014年以來,面對經濟發展下行壓力較大的不利形勢,陜西省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在結構調整中不斷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能源化工高端化新突破、新支柱産業、科技創新優勢、新型城鎮化、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等五大經濟“新”元素,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確保經濟步入多元發展、多級帶動、多點支撐的穩定增長格局。

面對錯綜複雜的宏觀經濟形勢,陜西省經濟發展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25日召開的陜西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上,陜西省省長婁勤儉説,2014年,陜西省GDP增速預計為9.6%,仍將處於全國第一方陣。全省經濟能夠在上升通道合理區間穩健運行,主要是針對産業結構不合理、增長動力單一的問題,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放在轉方式、調結構上,全力打造經濟升級版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為西部能源大省,陜西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依賴於能源工業。而近年來煤炭、石油等能源價格走低,給陜西省經濟增長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為此陜西省致力於改變“油主沉浮”“煤唱主角”的産業結構,推動能源産業高端化取得新突破。

産煤大市榆林通過實施煤向電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産品轉化的“三個轉化”戰略,吸引一批新型轉化項目落地,為低迷的煤炭産業帶來了新活力。榆林市市長陸治原説,今年前三季度榆林完成生産總值2010億元,同比增長8.5%,預計全年增速為9%,能源化工産業高端化有效帶動了經濟企穩回升。

在升級傳統産業的同時,針對經濟結構特點和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現實,陜西省還積極發展汽車、電子信息、航空及航空服務、文化、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新支柱産業。陜西省發改委主任方瑋峰介紹,2014年,陜西省非能源産業增速達16%,遠遠超過能源工業增速,其中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增長14%左右,高出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6個百分點。

作為科教大省,陜西省的科技創新優勢也在調結構中進一步釋放,2014年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5%,一大批科技型中小企業和高技術園區快速崛起。在國家級新區西鹹新區記者了解到,其五大核心組團之一的灃西新城正積極佈局雲計算和大數據産業。灃西新城管委會主任劉宇斌説,西鹹新區網絡設施完善、産業基礎較好、電力供給充足且價格較低,特別是西安教育科技人才匯集,具有發展雲計算的良好條件,未來將力爭建成以雲計算為核心的信息服務産業基地。

作為西部後發省份,陜西省的發展離不開投資拉動。2014年陜西省以民生工程為抓手“倒逼”新型城鎮化,起到了良好的“投資拉動器”的作用。正在進行中的陜南地區避災扶貧移民搬遷工程10年內將搬遷陜南危險和貧困地區居民240萬人,需要投入1100億元,其中建房資金就需688億元。2014年,陜西省移民搬遷完成投資112億元,在有效拉動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的同時,也催生了一大批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新社區,加速了貧困地區的新型城鎮化步伐。

除了練好“內功”,陜西省還積極邁出對外開放步伐,通過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尋找經濟新“支點”。2014年,西安航空城試驗區、西鹹新區空港國家級保稅物流中心和西安國際港務區鐵路口岸等開放平臺先後獲批。“長安號”國際貨運專列累計運輸貨物5.3萬噸,將價值8000萬美元的各類貨物運往中亞5國的44個城市。陜西省與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家的合作項目正在有序推進,西鹹新區與俄羅斯國家主權基金聯手建設的“中俄絲綢之路高科技産業園”項目有望拉動對俄貿易的快速增長。

陜西省委書記趙正永説,經濟新常態下各省都處於結構調整的陣痛過程中,面對經濟下行誰先主動調整結構,實現“雁行破陣”誰就領先。陜西具有資源、科教、工業、文化等適應新常態的基礎優勢,但整體上還屬於資源依賴型和投資拉動型的粗放式發展。陜西將繼續主動找準調擋、換擋與保持一定增速之間的平衡點,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等工作,防止經濟起落異常,推動全省經濟沿著健康平穩增長的軌道運行。(記者 李勇 石志勇)

責任編輯: 戚軒瑜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