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仇逸、何欣榮)“現在教書教得再好、看病看得再好,沒有論文寫得好重要”“有了論文、項目,就有了經費,對單位、個人都名利雙收,否則就是白辛苦”……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一些代表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要提高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必須改變科研考核評價“一把尺”標準,建立更多元、更科學的考評標準。 “我們學校有一位教師憑藉著‘上課好’而評上了教授,在校內外引起很大的反響。”全國人大代表、復旦大學黨委書記朱之文説,“我們要進一步建立科學的評價考核機制,例如用‘代表性成果’評價,引導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教書育人上,而不是只看重論文;此外,還要尊重不同學科之間的差異,不簡單劃一地考評不同學科的教師,要改變學校關門評的做法,引進社會、第三方的評價機制。” “一個、兩個教師靠‘上課好’評上教授還不能解決問題,我建議要拿出一定的比例。”朱之文代表的一席話,令會場內許多代表感覺“有話要説”。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盛亞飛説:“現在除了教師,還有臨床醫生都將大量的時間、精力花在寫論文上,而不重視臨床看病。教師的本職是育人、醫生的本職是看病,現在都被論文、項目佔據了,這種現象讓人憂慮。” “很多一線教師、醫生背負起沉重的‘科研’負擔,為論文而論文,這種低水平的評價考核方式,其實對創新發展很不利。我國每年發表的論文數量早已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真正有全球影響力、國際同行認可的成果並不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院長朱志遠坦言,不少單位盲目偏重論文、項目,甚至直接用現金獎勵刺激。年終考核的時候,論文蓋過了“三尺講壇”、蓋過了“無影燈下”。 朱志遠代表説,科研院所同樣不能簡單看論文、重項目。例如在自然科學等基礎研究領域,發表高水平論文固然重要,可像地質學這種長週期的研究,可能很長時間都出不了一篇論文。在系統工程、高技術應用研究領域,對科研工作者的評價更要看他在技術進展中起的實際作用,解決了什麼關鍵難點問題,一份工程進展總結、技術報告,都可以作為職稱、獎勵的重要憑據。“只有科研評價的‘尺子’更多元、更科學,中國科技創新的步伐才能走好走準。”他説。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