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 葉前 姜琳)欠發達地區高中生均辦學經費竟比義務教育階段生均經費還低。全國人大代表、來自廣東梅州東山中學的教師李杏玲6日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建議,由省級財政統籌設立高中生均經費撥款標準,以彌補欠發達地區高中辦學經費不足,更大程度實現教育公平。 據介紹,目前,我國各級財政對各階段教育的撥款呈現出“啞鈴”態勢,“兩頭大,中間小”,對高等教育和中小學義務教育投入都比較有保障,但高中卻主要靠收取學費和市縣層面視財力情況給予一定撥款,有的財力緊張的地方甚至完全靠自籌。 李杏玲代表介紹説,以廣東為例,目前財政給予小學的生均教育經費撥款為1150元/年,初中生為1950元/年。而作為欠發達地區的梅州,以收取學費為主的高中辦學經費生均標準竟低於初中,每年每人平均辦學經費僅1600元。 “高中是高等教育的前端,是人才成長和實現社會階層流動的關鍵階段,由於辦學經費的巨大鴻溝,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高中辦學水平差距也越拉越大,這從各地高中階段升學情況可見一斑。”李杏玲説。 近年來,重點學府來自農村和貧困地區的生源減少已引起代表委員的關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提高“寒門學子”進入重點大學的比例。 受財力限制,辦學經費的嚴重不足,欠發達地區高中教師難以獲得機會進行知識更新和技能提升,學校的體育、藝術等設施設備和信息化水平都比較落後,實驗課程也難以有效保障。李杏玲説,由省級財政統籌設立高中生均標準,特別是對欠發達地區,由省財政直接撥款到學校,縮小區域差距,從而改變由此導致的教育不公平,也有利於全面提高人口素質。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