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風、政風、作風:三大變化凸顯中國“新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5 07:21 來源: 新華社
【字體: 打印本頁

新華社北京3月14日電(新華社記者 韓潔、楊玉華、于文靜)兩會,是集民意聚民智的平臺,更是轉變作風的窗口。

代表委員表示,今年兩會上會風、政風、作風出現許多可喜變化,折射出黨風和社會風氣的積極變化,也是凈化政治生態的重要體現。

節儉開會嚴明會紀 清新會風持續勁吹

瓶裝水變熱水,許多代表委員拎著環保會議袋穿梭會場……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感慨,兩會會風一年比一年好。

和柯炳生委員一樣,今年許多政協委員報到時發現,駐地新設了紅色的會風會紀意見箱,與會人員可通過意見箱反映相關意見和建議。

兩會前,全國政協專門出臺了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切實改進會風的17條措施,包括嚴肅會議紀律、改進會議會風、簡化會場安排等。大會秘書處還專門制定了“嚴格執行請假制度,對未履行請假手續而不出席會議的,予以通報”的新舉措。

“今年會風會紀變化大,委員們按時參會少有請假,真正是靜下心來埋頭議政。”全國政協委員田成平。

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也提出了改進會風的18條具體措施,在前兩年提出駐地不搞迎送儀式,不張貼懸挂標語橫幅,不獻花等要求基礎上,又增加了“自覺執行在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等。

簡樸會風也引起外媒的關注。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報道,中國大型活動常見的盆栽、大橫幅和紅地毯被削減,八項規定使一年一度的兩會變成簡樸的會議。

對許多境外媒體而言,今年中國兩會也更加開放和透明。

日本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已是第18年參加我國全國兩會報道,他説,在對外媒的透明度和開放度上,今年兩會發生新的變化。

不僅如此,兩會期間,線上和線下互動,官方和民間互動,激發了網民參與問政的積極性,形成兩會輿論的正能量場。

與往年相比,今年網絡炒作兩會名人明星現象大大減少,而是更多關注兩會熱點和政府工作報告涉及的問題,客觀理性解讀;大量媒體通過自媒體平臺等各種形式採訪代表委員、專家學者,就網友關心的議題作出回應,實現網友與更多代表委員、專家學者的“隔空對話”,為網民、媒體和代表委員互動溝通搭建了有效平臺。

“盡小者大,慎微者著”。于細微處見精神,于細微處也見品德。不少網民表示,希望通過完善的制度建設,將清新會風堅持下去,根植于代表委員內心。

講真話不避醜少雷語 務實政風催生更多“好聲音”

“山西發生的嚴重腐敗問題不是個案,是一坨一坨的。”3月6日下午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山西省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直面媒體提問,坦承山西腐敗問題。

講真話、講實話、講管用的話,不粉飾、敢揭醜、少雷人雷語。兩會上,許多媒體在旁聽地方代表團審議時注意到,代表們自我表揚的少了,談問題、“揭家醜”、建真言的多了。

在這種求真務實的作風引領下,許多地方領導幹部發言中主動提及本地“熱辣”話題。據不完全統計,在代表團開放日上,山西、四川等13個省的省委書記“不避家醜”,詳解本地反腐工作,舉案例、談原因、擺數字、説舉措,力度之大遠超歷年兩會。

“今年兩會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代表委員們敢於正視問題,直擊要害。”連續多年參加兩會的錢念孫代表説,代表委員發言都很尖銳,對敏感問題毫不回避,“這説明政風變化正在從表面之變漸成為內心自覺之變。”

不僅如此,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反映出政風之變。

“報告短、實、接地氣,通篇沒有一句多餘的話。”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韶春説,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對經濟形勢和政府自身建設的問題分析十分透徹,體現了政府的清醒和定力。

“從‘有權不能任性’,到兩提‘為官不為’,政府工作報告的這些説法很有針對性。”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審計署原副審計長董大勝説,當前要警惕一些地方領導幹部工作主動性下降,不敢承擔責任,坐等觀望求穩怕亂的“太平官”現象抬頭。

與之相呼應,十幾天來,數千名境內外媒體記者也在兩會新聞中心、各代表團審議現場、大會堂北大廳部長通道上感受到政府官員們的風采,敢於直面問題、坦誠務實的政風。

網民表示,兩會上出現了各種為經濟發展、反腐等建言獻策的“好聲音”,希望以此為新起點,繼續推動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持續改善。

接地氣有諍言 基層代表委員聲音更響亮

“這些年,搞經濟建設的手伸得又粗又長、又大又硬,但為農民提供各種培訓教育、豐富農民精神生活的手卻又松又小又短。”

9日上午,在湖南代表團審議現場,全國人大代表、湖南慈利縣零溪鎮象鼻嘴村黨支部書記向平華的這番話,引發了其他代表關於當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話題的關注。

向平華建議大力開展農村傳統文化教育。他説,這一建議不是拍腦袋,而是基於實地調研的狀況:全村75%的農民家裏沒有筆紙和書,農村文化的貧瘠、傳統孝道文化的衰落,令他擔憂。

向平華的話引發了其他代表的共鳴:“現在有些農村地區,農民精神文化生活貧瘠,存在道德滑坡的現象,要引起高度重視。”

“我們不光要教育好黨員幹部,也要對農民開展宣傳教育培訓。”

越來越多腳上沾滿泥土、手握翔實數據的基層代表委員成為兩會舞臺上的搶眼人物。他們的發言帶著熱騰騰的基層“溫度”,有著感人至深的百姓情懷。

“我就想替農民工説句話。”在兩會分組審議中,被稱為“最美洗腳妹”的全國人大代表劉麗一度聲音哽咽。劉麗14歲外出打工,深知在外謀生艱辛。

“農民工在外面遇到什麼事,真的只能用欲求無門來形容。有一年,廈門有個安徽老鄉,也是因討薪被人打了。後來,他們找到我,讓我幫幫忙。我就去了。可後來我想,如果我不是一個人大代表,那麼我該怎麼辦?這麼多的農民工,他們沒錢沒地位,他們又能怎麼辦?”

為了身邊的農民工兄弟能不再飽受討薪之苦,劉麗連續兩年調研農民工欠薪問題,並在去年建議的基礎上進一步修改完善,提交了近10頁紙的關於修改勞動合同法的議案。“希望我的議案能為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起到一點點作用,別讓農民討薪跳樓的事再發生了。”

作風就是形象,作風顯示力量。

記者梳理髮現,今年代表委員的議案、建議和提案更加貼近實際,“三農”問題、扶貧問題、養老問題、草根創業等大量貼近民生的問題被代表委員及時、快速地提到會議上討論,很多都經過認真調研,提出的建議也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統計顯示,截至14日,僅大會新聞中心網頁的記者服務區,就上傳了1500條代表建議。來自安徽代表團的數據顯示,今年該團提交議案達42件,比上年增加7件,反映了代表參政議政履職的更高水平和質量。

“兩會越開越節儉,越開越質樸,越來越接地氣了。”全國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曙光説。

他同時認為,雖然兩會新風越來越多,但轉作風沒有完成時,“我們永遠在路上”。

代表委員們表示,兩會新風令人鼓舞,期待兩會閉幕後新風仍然勁吹,在清風正氣中,匯聚破解難題、推進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參與記者 鄧中豪)

責任編輯: 趙宇恒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