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是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的制勝法寶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28 07:47 來源: 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當前,我國經濟已經跨入新常態。新常態著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雙目標”,堅持穩政策穩預期和促改革調結構“雙結合”,以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同時,未來居民收入增長和城鎮化將推動消費持續平穩增長,而中西部地區發展和廣大城市公共設施建設意味著投資仍然存在較大的拓展空間。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必將導致全要素生産率得到明顯提升。潛在增長能力和充裕的財政金融政策資源,無疑有助於我國經濟在未來較長一個時期運行在中高速的增長軌道上。相比較而言,實現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標更加需要促改革和調結構的穩步推進。其中,深化金融改革尤為重要。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金融改革的步伐明顯加快。利率市場化、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等持續積極穩妥地向前推進。而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和金融機構混合所有制改革亦已破題。金融領域深化改革,在促進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同時,必將有助於實現我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標。

    利率市場化是一場重大的金融改革,是國民增加值在金融領域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重新分配。通過利率水平、信貸可持續和融資結構變化等途徑,利率市場化將對企業和居民的行為産生深遠影響。利率市場化將使資金價格能更準確地反映市場的實際需求和供給,有助於提高資金效率,優化資源配置,從而促進産業結構升級換代。

    當利率由市場供求關係決定時,資金配置效率將會提高,資金會流向收益率較高、有發展前景的行業。當前,我國已處於工業化中後期,尤其是與信息、消費等相關的、有政策支持和引導的新興服務業發展前景廣闊。資金配置效率的提高在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有助於企業加快創新和技術進步,促進我國經濟從簡單粗放型增長模式轉向內涵集約式的增長模式,推進中國經濟邁向中高端水平。

    開放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是近年來呼聲強烈的一項改革。目前,堅冰已經打破。作為我國主要的融資仲介機構,銀行業大機構多、國有機構多是兩個重要特徵。小微企業融資難其實是民營企業融資難,本質上是制度缺失問題。解決之道應該是持續地發展民營金融,讓市場化導向和商業意識較強的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以改善市場金融資源配置機制,促進金融資源更加順暢地進入民營企業,改變長期以來存在的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未來一個時期,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主要不應該是建更多的大中型銀行,而是建立一大批小型商業銀行,以“門當戶對”地為小型民營企業服務。監管審批應確立和堅持這一導向。開放民營資本進入銀行業,促進小型商業銀行發展,必將有助於改善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尤其是可以為“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涉外金融方面的各項改革和開放,有助於我國更好地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更為廣闊的市場、配置各類資源,以及更為有效地控制風險,從而促進我國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

    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是經濟國際化的必然結果。當前我國已邁入資本輸出加快的發展階段,企業和居民對外投資的需求不斷擴大,基本管制的資本項目顯然不利於上述發展趨勢。隨著國民財富的大幅增長,企業和居民必然會産生在全球範圍內優化配置資源和有效規避風險的需求,加快資本和金融賬戶開放則可以滿足這一不斷增大的需求,便利企業拓展市場、獲取資源、降低成本和控制經營風險。

    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流動匯率制度,是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目標。在我國對外貿易、投資和金融往來不斷擴大並達到較高水平的大背景下,形成合理的匯率機制至關重要,這將有助於人民幣匯率運行在可接受的區間,從而有助於我國經濟平穩運行和良性發展。合理的匯率水平有助於推動製造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促進沿海地區産業升級、加快企業技術進步的速度。合理的匯率形成機制還有助於企業規避國際市場風險,抵禦開放條件下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衝擊。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獲得國際市場的廣泛認可和接受,併發揮計價單位、交換媒介和價值儲藏的功能,最後成為國際計價、結算、交易和儲備貨幣的過程。人民幣國際化有助於我國企業和公民在國際經濟活動中降低交易成本,控制匯率風險,合理配置資源和增加操作便利,從而有助於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尤其是有利於中資商業銀行在海外拓展業務,從而更好地服務於我國經濟的國際化。

    誠然,改革開放也伴隨著風險,但不改革開放卻會有更大的風險。不能一廂情願地希冀改革開放有一馬平川的前景,但更不能因為有風險而在改革開放上裹足不前、猶豫徬徨。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新常態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制勝法寶。未來應重點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在牽動全局的金融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突破。(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主任 連平)

責任編輯: 陳燕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