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上好創業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5-16 11:03 來源: 光明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創新創業大潮正在涌動。每年700多萬大學畢業生,究竟有多少人投身其中? 

2014年,只有48萬。這個由人社部日前公佈的大學生創業在工商部門登記數量,比上年增加12萬,卻仍與人們的期望相去甚遠。但今年,這個數字極有可能因為一紙剛剛下發的文件出現“井噴”——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開設創新創業必修課、允許學生休學創業,到加強教師創新創業教學能力,打出了一套涉及高校課程、考核、師資建設等的改革“組合拳”。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並不是簡單教學生開公司、辦企業,而是將其作為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全面提高高教質量、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14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高教司司長張大良等相關負責人如此解讀《意見》。

“休學創業”絕不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全部

《意見》剛剛發佈,便因一系列重磅舉措引起媒體廣泛關注。其中,最常被引用的高頻詞就是——休學創業。但這也引發了公眾擔憂:創新創業,一定要離開校園滋養?

張大良並不認可部分媒體對“休學創業”的過分渲染。他一直強調的兩個字是“培養”。提升培養質量、補足培養短板、匯聚培養合力,“是要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促進高等教育與科技、經濟、社會的緊密結合,不斷提高其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貢獻度”。

“這並不是單純地鼓勵發起一場大學生創業的運動,而是指向高校育人核心。”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強調,《意見》體現的都是“向學”導向,“如其中非常關注學術創新、科研攻堅,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等問題,有助於形成管理者辦學、教師教學、學生求學的理性認知與行動自覺。也只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才有可能培養出高層次的創新創業人才。”

創新創業教育將成撬動高教整體變革突破口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荊德剛一直強調,《意見》“問題意識導向特別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滯後、結合專業不緊、文化氛圍不濃等問題,教育體系亟待健全”。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劉貴芹則指出,一系列舉措將使創新創業教育成為撬動高等教育整體變革的突破口。

最顯而易見的變革,體現在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上。《意見》規定,高校要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為有意願有潛質的學生制定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並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和選修課,推出慕課等在線開放課程等。

深層次的變革,則體現在課程中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變。

“各高校要廣泛開展啟髮式、參與式教學,擴大小班化教學覆蓋面,推動教師把國際前沿學術發展和實踐經驗融入課堂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激發創新創業靈感。”張大良直言,“高分低能”的積弊阻礙創新創業人才的涌現,未來考試將“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非標準答案考試。”

“高校要聘請各行業優秀人才,擔任專業課、創新創業課的授課教師或指導老師。”劉貴芹則透露,各高校要制定兼職教師的管理規範,同時在各個高校聘請兼職教師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全國性的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

高校評估要看創新創業教育質量怎麼樣

要想推動政策落地,高校積極性又該如何保證?

“教育主管部門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質量作為衡量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納入高校教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和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引入第三方評估。”張大良表示,各高校要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分管校領導任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教務部門牽頭,學生工作、團委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機制,此外,還要把創新創業教育相關情況列入本科、高職高專、研究生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和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重點內容,接受社會監督。(記者 鄧暉)

■專家視點

創新創業教育不應局限于大學生培養

南開大學商學院教授張玉利

《意見》突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但其對主要任務和措施的描述更側重於營造創新創業生態系統,促進大學與社會的融合,增強高校服務社會的能力。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適用於高校,也適用於社會。在全球化的信息時代,高校需要更加開放,讓企業家進校園,讓大學生的創業更加面向校外乃至全球市場;需要把握時代提供的機遇,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深化改革,創新資源整合,為社會創造價值,促進社會進步。( 記者 鄧暉整理)

 

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線圖

2015

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2017

2017年,取得重要進展,形成科學先進、廣泛認同、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成果,普及創新創業教育,實現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預期目標。

2020

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投身創業實踐的學生顯著增加。

政策梳理

一直以來,缺資金、缺經驗、缺技術是羈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三大難”。《意見》對此進行了回應。聚焦創新創業教育“三大難”

誰來教

·配齊配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創業就業指導專職教師,建立定期考核、淘汰制度

·聘請知名科學家、創業成功者、企業家、風險投資人等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擔任專業課、創新創業課授課或指導教師

·制定兼職教師管理規範,形成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人才庫

錢哪來

·部委屬高校按規定使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支持在校學生開展創新科研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獎勵基金,獎勵對創新創業教育作出貢獻的單位

·鼓勵社會組織、公益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設立大學生創業風險基金,以多種形式向自主創業大學生提供資金支持

怎麼教

·加強專業實驗室、創業實驗室等建設,促進實驗教學平臺共享

·建好一批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創業示範基地、科技創業實習基地和職業院校實訓基地

·完善國家、地方、高校三級創新創業實訓教學體系,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記者鄧暉整理)

 

責任編輯: 周楠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