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山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及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2015-2020年)。 意見結合山東文化大省實際,在具體指標方面進行了細化和提高,整體上略高於國家指導標準。 打通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 意見全文共分8個部分30條。意見提出,建立健全覆蓋省、市、縣、鄉、村的五級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網絡。 統籌城鄉公共文化資源配置,推行公共文化場館總分館制,以市縣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為中心,在城鄉基層,特別是農村和偏遠地區設立分館,並開展流動服務和數字服務,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 加大對貧困地區扶持力度,到2017年全面完成省定貧困村建設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動室)的扶持任務。 在保障特殊群體享有均等服務方面,要求公共圖書館和農家書屋配備盲文書籍,開展盲人閱讀服務。建設有聲圖書館。省、市圖書館建成盲人數字圖書館。 增加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動力方面,意見提出引入競爭機制,拓展政府購買範圍,出臺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具體辦法,將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資金納入財政預算,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 山東省文化廳副廳長李國琳説,“按照意見的要求,目前我們正在研究起草符合山東省特點的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性目錄或具體購買目錄。” 基本服務項目含8大類 實施標準方面,“國標”共22條,“省標”多達47條,“省標”中多個項目具體指標和標準,明顯要高於“國標”。 “省標”的基本服務項目包括8個大類,分別是讀書看報、廣播影視、文體活動、文化鑒賞、公眾教育、數字服務、免費開放、特殊群體服務,而且每一大類又進一步進行了細分。“省標”中有20多條,是結合山東實際新增的特色條目。比如,讀書看報項目中,“省標”新增加3條內容,包括公共圖書館年開展流動圖書服務不少於12次;縣級人均藏書量不少於1.8冊(件)。 基本服務項目中的文體活動方面,“省標”提出明確指標,文化館每年組織開展群眾文體活動不少於100次。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每年組織開展群眾文體活動不少於30次,村(社區)有1-2個常年堅持開展、群眾喜聞樂見、在一定區域內影響較大的品牌文化活動,年開展綜合性文體活動不少於5次。此外,在公眾教育的“公共培訓”條目中還列出,文化館舉辦公益性藝術培訓每年不少於80次,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中心)不少於20次。 在硬體設施方面,“省標”要求除在縣及縣以上在轄區內設立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外,還要設立電影院,而且要求市及市以上圖書館、文化館達到國家一級,縣級圖書館、文化館達到國家二級。市、縣兩級基本建成博物館、美術館。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廳廳長徐向紅介紹,實施意見和標準起草過程中,在東、中、西代表城市煙臺、濰坊、菏澤,按照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高、中、低標準,選擇9個縣(區、市)、27個鄉鎮(街道)和27個村(社區)進行指標實地測算。 財政及時足額安排到位,不留缺口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需要“錢”。省財政廳副廳長竇玉明表示,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財政支持的重點領域之一,但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需求相比,投入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在引導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方面,各級財政將貫徹落實好促進非國有博物館發展、對社會力量新建公益事業項目給予貸款貼息等政策措施。 竇玉明表示,山東省將合理劃分省、市、縣三級事權,按職責由市、縣兩級財政承擔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要及時、足額安排到位,不留缺口。同時,要加強資金管理,建立和完善資金管理辦法,管好用好專項資金。(記者 于國鵬、孫先凱 ) |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