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經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8-30 07:26 來源: 人民日報
【字體: 打印本頁

過去幾週,西方有媒體將中國股市下跌、貨幣貶值等短期經濟波動現象選擇性地拼湊到一起,對中國經濟不斷發出擔憂的聲音。然而,更多國際輿論和經濟學家認為,觀察一個國家的經濟形勢,不能只看短期表現,更要看長期態勢。中國的一系列定向調控舉措效應正不斷顯現,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相信中國政府有智慧、有能力在複雜形勢中掌握主動權,完成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在近日會晤時表示對中國經濟有信心。默克爾説,中國的股市波動不會造成長期影響,相信中國會採取各種措施穩定經濟。中國對歐盟所有成員國都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夥伴。“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恪盡職守,中國將對世界經濟的持續增長繼續作出自己的貢獻,正如它在歐元區危機中的表現一樣。”奧朗德表示,中國是個大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最有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擁有可觀的資源。針對股市短期波動,他表示,中國將會找到適宜的對策,全球經濟的增長將不會受到波及。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雷德·伯格斯滕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股市最近波動較大,但同中國整體經濟運行關係不大。股市本來就是有漲有跌,波動屬於正常現象。“我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十分樂觀,如果按每年增長7%左右的速度,中國經濟至少還能增長10年。”他表示,人們最關心的不是股市波動,而是中國政府如何應對,這關係到中國的經濟改革、金融改革能否一如既往地進行下去。

  伯格斯滕説,中國經濟過去保持兩位數增長,這種速度不可能永遠保持下去。過去的發展模式主要依賴出口導向型經濟,這也不可能永遠一成不變。中國政府現在推行促進消費、擴大服務業、增大投資國內市場、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等政策,這些都是很正確的戰略,中國政府需要堅持做下去。“無論改革,還是轉型,都需要時間和耐心,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最後取得成功。”

  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智庫歐亞研究中心首席顧問約翰·法諾對本報記者説,觀察一個國家的經濟形勢,不能只看短期表現,更要看長期態勢。最近中國股市雖然比較低迷,但中國實體經濟依然穩定增長,只要這個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的發展態勢就是良好的。從長遠來看,世人更應該對中國經濟保持信心,因為中國人口眾多、市場巨大,政府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逐漸發揮效應。“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大為增強,相信中國經濟將走上更加平穩、高效的發展道路。”他認為,對中國經濟目前出現的波動給予關切是可以理解的,但過度擔心是不必要的。

  巴西BWP亞洲貿易諮詢公司分析師弗拉迪米爾·波馬爾認為,人民幣匯率下跌和中國股市的波動並不意味著中國深陷危機,也不應過分擔憂其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與世界其他主要經濟體不同的是,中國政府能夠對金融體系實行強有力的監管和調控,這是穩定市場的關鍵。過去30年,唱衰中國經濟的聲音一直存在,但中國卻保持了高速發展。在當前國際形勢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在預期之內,7%左右的增速仍在合理區間。從近期經濟數據來看,中國整體經濟狀況仍然向好。中國是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在中國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的當下,兩國可以探索更多的合作機遇。

  韓國前總統經濟助理、仁川才能大學副校長金容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期中國股市下跌,讓部分投資者對中國市場信心下降,的確是個問題。但要認識到,過去二三十年間,中國經濟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長。然而中國在不斷發展,自身條件愈發優越,市場環境自然發生變化,進入了新常態。他認為,隨著中國民營經濟發展走向成熟,中國經濟體系將更為完善。

  德國羅蘭貝格國際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和《世界報》不久前對169名企業負責人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人認為中國經濟減速不會對德國經濟發展構成威脅。近52%的人指出,在中國發生的股市波動不是崩潰,而只是“股票交易估值的正常化”。

  日本《每日新聞》29日刊登了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筱原尚之的採訪。筱原認為,中國實體經濟並沒有大的變化,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向中速的轉變過程中。中國政府正努力化解過剩投資,實現以內需為中心的發展方向是正確的。《日本經濟新聞》當天刊登了採訪美國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芝加哥大學教授奧斯坦·古爾斯比的內容。奧斯坦·古爾斯比表示,從中長期來看,他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中國消費者已開始將錢用於醫療、教育、金融服務等領域。中國經濟最終將會完成從依靠出口和投資轉向內需主導的轉變。(記者 管克江 王如君 任彥 索泓依 陳尚文 劉軍國)

責任編輯: 王洋
 
版權所有:中國政府網 | 關於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聯絡我們
京ICP備05070218號 中文域名:中國政府網.政務

中國政府網
微博、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