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互聯網+”助力稅務“放、管、服”升級

2016-09-22 18:01 來源: 稅務總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稅務行政審批作為稅收管理的重要手段,直接影響著納稅人權利和義務。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要求,堅持“放、管、服”三管齊下,大刀闊斧推進稅務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審批事項由原來的87項銳減到目前的7項。放得下,還要接得住,更要管得好。去年以來,稅務總局借助“互聯網+”,在“管”和“服”上下功夫,做到“放權不放任,管理不管制”,使改革不斷向縱深發展,實現稅收管理由依靠事前審批向加強事中事後管理轉變,確保把該管的事項管住管好。

“互聯網+”引領稅收管理創新發展

事前做足了“減法”,事中、事後的稅收風險怎麼控,給稅收管理帶來很大的考驗。

深圳市福田區月均凈增納稅人4000多戶;江蘇省昆山市國稅局16人的鄉鎮分局管1.1萬戶一般納稅人;湖南省國稅局徵管和科技發展處處長何正華説,按過去的方式一年查3000戶,全省8萬戶一般納稅人,需要20多年才能查一輪。

可見,“人盯戶”的傳統管理方式已不符合時代要求,“眉毛鬍子一把抓”的粗放式、無差別的管理已難以為繼。

為實現放管結合、放而不亂、管而有序,稅務總局積極運用“互聯網+”思維,逐步推進金稅三期工程建設,穩步推行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推廣電子發票,加大稅收大數據運用,稅收徵管從憑個人經驗管理向依靠大數據分析轉變。

——加快推進稅收信息系統建設。稅務總局不斷優化系統,推動有關信息系統與金稅三期工程的統籌整合。謀劃推進“後金三”信息化建設,加快稅收信息化的拓展和升級。

河南省地稅局實施“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依託金稅三期工程第二階段項目,推進建設省市縣三級互聯互通,集業務處理、決策指揮、監控評價、績效考核、功能展示于一體的地稅雲綜合管理平臺。

新疆區地稅局開發和完善稅收管理平臺,將稅源監控全部事項納入平臺,通過數據歸集、加載監控指標、任務推送、結果反饋實現對稅源和徵管行為的日常監控。

——推行發票管理新系統和電子發票。稅務總局穩步推廣使用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健全發票管理制度,2016年實現所有發票的網絡化運行。推行發票電子底賬,逐一實時採集、存儲、查驗、對比發票全要素信息,從源頭上有效防範偷騙稅和腐敗行為。

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國稅局推行“互聯網+發票服務”行動,在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的基礎上實施發票查驗,實現全國發票一站式雲查驗服務,實現隨時、隨地、隨需查驗發票。

——加強稅收大數據運用。稅務總局積極開展大數據雲平臺建設,建立稅務總局基礎數據管理平臺和數據應用平臺,為針對性地開展納稅服務、有效開展稅收經濟分析和稅收風險分析提供強力支撐。推動數據在省際之間、國稅與地稅機關之間的高效共享和調度,逐步實現按需、自動推送數據,實現經驗管理向大數據管理的轉變。

內蒙古區國稅局、地稅局整合國稅、地稅金稅三期工程數據、CTAIS數據、貨運發票數據以及電子底賬等數據進行統一管理,形成規範的大數據資産中心。

上海市國稅局搭建信息平臺,推動稅務稽查由傳統單兵作戰向利用大數據協同打擊轉變。以金稅三期系統為依託,以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電子底賬、稽查業務管理平臺、數據分析系統為支柱,搭建“1+3”大數據平臺,提升稽查打擊精準性。

信息化建設推動納稅服務提質增效

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辦稅效率的提升上。過去,跑稅務局是納稅人辦稅的主要途徑,人在“囧途”、排隊長龍、重復報送資料、被催報催繳和接受評估檢查,是納稅人的“堵點”和“痛點”,也是稅收工作中的“難點”。今年初,稅務總局從納稅人需求出發,再推出10類31項便民辦稅舉措,打造“互聯網+稅務”服務品牌,讓納稅人盡享科技辦稅的便利。

“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可以幫助政府部門優化再造服務流程,為打造服務型政府提供技術支撐。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最終實現放權于市場和社會,讓利於群眾和企業,這是互聯網帶給政府改革的紅利,也是互聯網帶給社會發展的紅利。”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正中説。

——讓納稅人享受“足不出戶就辦稅的便利”。在科技創新引領下,“雲端”稅務的普及讓納稅人辦稅有“網”隨行,稅務總局進一步強化與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的廣泛對接和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雲平臺”,積極推進涉稅事項網上辦理。

“網上辦理納稅申報等業務方便多了。”惠州某服裝企業財務人員何女士説,通過智慧化的電子稅務局,不用來回奔波去實體辦稅大廳排隊等候,省時又省心。目前,惠州推出切合本地特色、具備多元化便捷涉稅服務功能的電子稅務局,涉稅業務辦理從實體大廳轉移到了互聯網上,實現了納稅人與實體辦稅大廳的“零接觸”。只要下載一個客戶端,用電腦、手機、微信均可便捷辦稅。

“互聯網+海島服務”“e稅客”等注重用戶體驗、提質增效、迭代升級的辦稅産品紛紛脫穎而出,絕大部分實體辦稅服務廳業務,逐步轉移到線上,納稅人通過“點”“劃”“掃”“拍”“説”,就能輕鬆完成涉稅業務辦理。

四川小涼山區寰島波羅水力發電的辦稅員李路安曾需冒著暴雨和泥石流的危險,天濛濛亮就踏上幾十公里的盤山小道,辦稅“網路”修到李路安的家鄉,他再不用為“蜀道難”犯愁;高溫籠罩下的廈門,企業會計小天曾需頂著酷暑奔波在路上,用了國稅局推出的手機辦稅APP,足不出戶就辦妥了報稅……

“目前,各地圍繞‘互聯網+稅務’,創新實踐匯聚成意氣風發走進‘雲時代’的壯麗篇章,網上辦稅、微信辦稅、移動辦稅、電話辦稅等多元化方式,為納稅人提供Anytime、Anywhere、Anyway、Anything的4A辦稅體驗。”稅務總局徵管和科技發展司司長饒立新説。

——讓納稅人享受“指尖上的納稅服務”。稅務總局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時代便攜性和互動性特點,以全方位內容宣傳、便捷化互動服務、實時化信息傳遞在稅企之間搭建起溝通橋梁,打造“指尖上的稅務局”。

“這個APP真是一個好東西!它突破了辦稅的時間和空間限制,免除了排隊等候煩惱,大大節省了辦稅時間和成本。”舟山市普陀瑤豐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會計王林豐説到,“有了它,以後我從小島來城區辦稅再也不用擔心趕不上回去的船班了。”王會計在來城區的渡船上,通過在手機中簡單地輸入幾項數據,就快速完成了發票領購手續,一到辦稅服務廳,他就立馬從窗口人員手中接過了發票,轉身就去其他部門辦事。

“微政務挑起大服務。我們希望能通過稅務微信,將服務與納稅人拉得更近一些,力求讓他們感受到在廣州辦稅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廣州國稅局局長楊偉文表示,目前已有60萬戶納稅人綁定了“廣州國稅”微信並進行實名登記,88萬戶次納稅人使用了微信預約辦稅服務。廣州某貿易公司財務部的王女士深有體會地説:“‘廣州國稅’微信綁定身份信息後,不僅能在這上面申報,還能查詢與我密切相關的信息,例如催報催繳,都會直接推送到手機上。”截至2016年8月,廣州市共計有198萬戶次納稅人通過微信申報繳稅,入庫稅額近10.6億元。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