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海南省財政廳:建立扶貧資金撥付的“綠色通道”

2016-10-05 09:10 來源: 海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省財政廳以問題為導向,深入樂東黎族自治縣開展扶貧資金使用情況調研,逐項“解剖麻雀”。今天形成的調研報告顯示,制約扶貧資金支出的“病根”主要是前期工作準備不足,扶貧項目實施緩慢等。針對癥結,財政部門也拿出了“藥方”,將指導各市縣、鄉鎮進一步優化資金審批,建立扶貧資金撥付的“綠色通道”。

省財政廳調研組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導致資金支出進度較慢的“病症”,一方面是項目實施計劃審批緩慢,項目實施單位前期準備不夠充分,項目實施計劃反復調整;另一方面是由於流標、公示期等原因,部分項目尚處於招標過程或公示期,項目未能及時開工,30%的開工預付款無法支付。此外,部分基層部門在項目資金使用上過於謹慎。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省財政廳調研組第一時間向樂東縣委縣政府通報,並開出了針對性的“藥方”:對相關職能部門來説,一是要對扶貧項目的前期工作做充分的調研,制定精確的實施計劃,減少項目實施過程的調整;二是要優化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環節,確保資金儘快撥付。

“比如,扶貧項目成熟一個審批一個,扶貧資金直接下達可執行指標,不再申報用款計劃。”該負責人説,下一步,省財政廳將印發加快扶貧資金使用的實施意見,指導各市縣精準施策,全面剷除影響扶貧資金使用的制度障礙,建立資金撥付的“綠色通道”。

調研報告指出,各級財政部門要針對扶貧工作的特點創新工作方式。比如,危房改造資金可實行預付制度,明確責任,提高可操作性,對於貧困戶危房改造資金的撥付,已經動工還沒有封頂的可撥付補助資金的80%;對於已經封頂的可100%撥付補助資金。此外,對部分勞務、零散採購等無法取得稅務發票的特殊開支,財政部門要允許項目主管部門,採取自製憑證的方式予以報銷開支。(記者 彭青林)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