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疆塔裏木盆地省出三個半“天池”澆灌原始胡楊林

2016-10-08 07:0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7日電(記者 尚升、趙春暉)堅守在“死亡之海”邊緣的大漠胡楊終於有水喝了:經過一個多月大水漫灌,新疆塔裏木河流域衰敗的原始胡楊林得到有效補給,長期以來的“乾渴症”得到緩解。

9月底,塔裏木河流域胡楊林區的大規模應急補水行動結束,至少有5.5億立方米河水注入當地衰敗的原始胡楊林。按照天山天池1.6億立方米的水量計算,這相當於三個半天池。

此次應急補水的重點區域是塔裏木河上中游流域的巴楚、沙雅、輪臺三個區域內退化嚴重的胡楊林區,塔裏木河及支流的河水通過生態閘門被引入這些原始森林。此外,新疆還從博斯騰湖調水8062萬立方米,注入孔雀河中下游已乾涸多年的河道,通過滲漏,滋養兩岸乾枯的胡楊。

負責此次應急補水的新疆塔裏木河流域管理局稱,補給胡楊林的水是從流域內工農業用水中“省”出來的。為了保證胡楊林的生態用水,從去年開始,塔裏木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有計劃地大面積“退地休耕”,在庫爾勒、輪臺等水土矛盾突出的縣市,退出耕作的土地都在十萬畝以上。

塔裏木河縱貫塔裏木盆地,是中國最長的內陸河,這一流域的中下游河道兩側,是原始胡楊林分佈最集中的區域,保存的原始胡楊林總面積超過1500萬畝,是當地重要的生態屏障。

在過去幾十年中,由於自然災害和人為損害,這片原始森林退化嚴重,在部分林區,從高處看去,用“千瘡百孔”來形容也不為過。更為嚴重的是,為灌溉塔裏木盆地內不斷增加的耕地,流域上遊和中游地區不得不大規模修渠引水,導致這條河流的中下游長年處於斷流狀態。守著大河沒水喝,河流兩岸綿延千里的原始胡楊林開始大面積衰敗,生態功能減退。

為拯救塔裏木河流域生態,今年下半年,新疆啟動了胡楊林生態保護專項行動,向塔裏木河流域重點胡楊林區應急補水是其中的重要措施。

此外,今年8月,塔裏木河第17次向下游生態輸水。截至9月29日,塔裏木河下游的大西海子水庫累計下泄水量4.57億立方米,加上車爾臣河的來水,塔裏木河的尾閭湖泊臺特瑪湖已形成了304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