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一帶一路”:小故事 大道理

2016-10-14 19:3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 楊定都 鄭開君)在德黑蘭工商局裏,中國女企業家焦靜媛告訴伊朗官員,她要在當地註冊“一帶一路集團”。

“一帶一路?”由於波斯語(伊朗官方語言)沒有這種説法,60多歲的焦靜媛只好先給伊朗官員“科普”她理解的“一帶一路”——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是為了促進沿線國家經濟合作、文化交流,“像古代絲綢之路那樣給整個地區帶來繁榮”。

當然,“一帶一路”的內涵遠不止這些。要理解“一帶一路”的豐富內涵,最直觀的辦法莫過於走到“一帶一路”建設現場,走到沿線的海外華商、中資企業、當地民眾中間,聽聽當事人怎麼談論它、理解它、踐行它。

帶著這些想法,記者近期隨“新華社‘一帶一路’全球行”採訪車隊,從中國西端的伊爾克什坦口岸出發,沿中亞走廊開往歐洲,重走絲綢之路,沿途擷取“一帶一路”小故事,感受“一帶一路”帶來的變化。

造福民生,小小編織袋拉動就業

車隊離開國境,最先抵達的是吉爾吉斯斯坦第二大城市、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奧什。在奧什市新開的編織袋廠,廠長林尚金正帶著中國技術員培訓吉爾吉斯工人生産。

編織袋輕便耐用,易於回收,在中國應用廣泛,但在吉爾吉斯斯坦卻還很少見。林尚金説,中國編織袋市場已經飽和,“(生意)很不好做。”然而在奧什地區,這是第一家編織袋廠,産品還能賣到周邊國家。

而在奧什的吉爾吉斯人眼中,編織袋廠帶來的數十個就業崗位難能可貴。

女工古麗莎經過6天培訓就學會了操作機器,每天能夠生産3000米的編織袋,按照多勞多得的原則,日收入約1000索姆(約100元人民幣)。古麗莎告訴記者:“現在找工作很不容易,我對這裡收入很滿意,這對我的家庭很重要。”

絲綢之路上,越來越多原本從事貿易的華商正在向投資者、實業家轉型。這些大大小小的投資給當地帶來了就業和經濟增長。

“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許許多多像古麗莎那樣的沿線居民,以切身經歷證明了這一點。

從測速攝像頭到寬帶,“中國製造”改變生活

保加利亞的公路上,限速牌的紅圈裏寫著“70”。但是,一輛輛轎車、卡車卻從記者的車邊呼嘯而過,明顯超速。

“保加利亞發展比較慢,路上還沒裝測速攝像頭。”當地嚮導這樣答覆記者的疑問。

記者一行有驚無險地開車至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走進位於核心商區的華為保加利亞公司。公司總經理李鏡告訴記者,華為正在和保加利亞政府商談合作項目,包括安裝測速攝像頭,建設智慧交通系統和平安城市等合作。看來,公路上隨意超車即將成為歷史。

據介紹,華為還協助保加利亞政府普及寬帶,提供3G和4G手機上網設備,為這個東歐國家700萬人口的生活提供更便捷的通訊服務。

“六七年前,保加利亞沒人知道華為,如今它已經家喻戶曉,不僅因為華為手機流行,更因為華為帶來的網絡設備和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華為保加利亞公司高級客戶經理奧雷裏奧·加裏奇亞説。

有不少像華為這樣出色的中資企業,憑藉過硬産品和技術,支持沿線國家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平的迫切需要,不僅贏得所在國家僱員、客戶和消費者的尊重,還潛移默化地提升著“中國製造”和中國企業的形象。

從善如流,中國理念贏得尊重

幾年前,受歐債危機影響,匈牙利五大製造企業之一的BorsodChem公司(以下簡稱BC公司)陷入財務危機,在公司化工廠工作的瓦塔·巴拉茲和同事們掙紮在失業邊緣。

急於保住飯碗的巴拉茲和同事們利用專業知識和多年實踐經驗,制定出改進生産流程、節約成本、提升效率的方案,卻得不到支持。

幾年前,來自山東煙臺的萬華集團收購BC公司後,情況發生了改變。

剛收購時,BC公司凈虧損1.5億歐元。到2015年,企業實現調整前凈利潤5000多萬歐元,2016年預計調整前凈利潤9000萬歐元。

收購還避免了BC公司3300名工人失業,與BC公司有關的上下游産業和服務業也免遭衝擊。萬華憑藉業績和管理,平息了關於環保、裁員和生産安全的擔憂和質疑。

萬華在BC公司引入精益項目,鼓勵每個員工針對自己的崗位提出改進建議,將改進帶來的部分效益獎勵給個人。巴拉茲和同事們改進生産流程的各項建議也得到了採納。他告訴記者,中國企業帶來的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理念,讓BC公司煥然一新。

在匈牙利北部的BC公司的生産園區,中匈寶思德經貿園區正在建設中,這是中國商務部、財政部2015年確認的7個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BC公司高級副總裁呂洪傑説,現成的配套設施以及上下游産業鏈集群,可以為入駐園區的企業節約建設、物流和能源成本。

在歐盟國家中,匈牙利率先承認了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而以萬華為代表的中資企業,正在用自己的技術、管理和業績,贏得了匈牙利員工和社會的尊重與信任。  (小標題)“像古代絲綢之路那樣給整個地區帶來繁榮”

穿行在“一帶一路”沿途,除了大型企業在海外建設的經貿園區,還會遇到更多中國民營企業家在海外建立的“前哨站”,方便國人到所在國考察和投資。

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奧什,佔地兩萬平米的“上海城”開業不久,除了餐飲和住宿,“上海城”也提供法律和商務諮詢服務。來自浙江的投資者楊松介紹説,有意到海外考察投資的老鄉特別多,他希望能把“上海城”打造成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商務考察基地。

從註冊命名開始,焦靜媛在伊朗開辦企業一開始波折不斷,使得她充分領教到伊朗商業制度和規則的不同之處。為了幫助後來者少走彎路,她在自己投資興建的“絲綢之路酒店”設了一個律師事務所,請會中文的伊朗律師提供免費法律諮詢,幫忙辦理公司註冊、稅務等手續。

“像古代絲綢之路那樣給整個地區帶來繁榮。”焦靜媛對伊朗人的解釋也在繼續下去。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