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探索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

2016-11-01 07:35 來源: 解放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十屆市委十三次全體會議審議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送審稿)》中,上海的城市願景被定為: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創新之城、生態之城、人文之城。隨著面向2040城市願景的確立,打造“人文之城”的目標如何實現?昨天,由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16世界城市日—上海論壇”上,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副局長徐毅松在題為“塑造更富魅力的人文之城”的主旨報告中就此作出詳細解答。

傳承歷史文脈 保護城市遺産

對於物質文化遺産,在加強石庫門里弄、工業建築遺産等保護的同時,上海將進一步拓展保護對象的範疇,如解放後建設的工人新村、兩萬戶,以及改革開放初期建設的高品質建築。同時,進一步挖掘一批具有歷史、文化、美學價值的歷史街區,探索從“成片舊改、單體保護”向“成片保護、零星舊改”模式的轉變。在加強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同時,也開展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

作為上海城市整體空間結構的兩個網絡性要素,“水”和“街”對於挖掘上海地域特色、提升空間品質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總體城市設計中,上海將在保持以水系為自然本底的基礎上,突出“一江一河”在中心城區中的整體結構性作用,以其為主要廊道,疏通其他骨幹水網形成水路次要廊道,強化城市整體水系空間特徵。目前,上海市政府已經提出今年完成黃浦江兩岸濱水空間貫通規劃方案的編制,明年6月將基本完成濱水空間的貫通。

此外,街道也是城市歷史、文化的空間載體之一。上海未來通過精心銜接,將使得街區內的小型公共空間與街道空間充分連通,同時通過公共藝術設施的引入,注入更多文化功能,提升街道文化氛圍及空間品質。

創新城市治理 強化多元交融

社區是市民文化建設的基石,因此打造“人文之城”要在“以人為本、均等服務、以民為先”的原則下,建立“以人為本”的多元社區文化,探索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營造宜居、宜學、宜遊、宜業的社區氛圍。一方面,在文化設施規劃中,從原先的綜合性文化設施進一步向專業性文化設施拓展。在土地出讓合同中增加一定比例的公共空間、公共設施及公共藝術作品。另一方面,引入各方參與到社區的“微空間”改造中,比如上海在積極探索社區規劃師制度,引入專業團隊全過程、長時間參與社區營造。

與此同時,上海將繼續搭建匯聚眾智的文化活動平臺。面向國際,自2015年起,上海就開展了兩年一屆的“城市空間藝術季”活動,邀請全球知名的策展人、規劃師、建築師、藝術家共同參與,介紹國際城市發展經驗,宣傳上海城市發展最新理念。2017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活動主展覽將落戶浦江東岸,國際級的策展團隊已呼之欲出。(見習記者 遲騰)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