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中東歐“16+1合作”為區域經濟合作注入強動力

2016-11-08 12:53 來源: 央廣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素有“波羅的海跳動的心臟”之稱,當地時間11月5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里加國家圖書館出席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李克強總理在講話中指出,“16+1合作”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友好合作的創新舉措。五年來,“16+1合作”日趨成熟、漸入佳境,未來應堅持經濟全球化大方向,深化區域經濟合作,既為自身發展提供動力,也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力量。

李克強表示,中方願對下一步合作提四點建議:深化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合作;發揮好金融合作的支撐作用;開拓綠色經濟合作新空間;進一步密切人文領域交流合作。

當天下午,李克強總理還出席了第六屆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併發表主旨演講。當前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全球貿易形勢依然嚴峻,在這樣的背景下,李克強總理就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拓展各領域務實合作提出五大具體的倡議,包括:擴大雙向貿易規模;加快推進互聯互通;深入開展産能合作;創新金融合作模式;挖掘旅遊合作潛力。在論壇上,李克強總理巧借此次16+1會晤的鑽石形會標比喻説,中國和中東歐國家之間雙邊、多邊合作成果豐富,未來發展必將産生鑽石般的價值。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劉英奎認為,對中國而言,中東歐地區的16個成員國既是歷史上的友好國家和地區,又是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的新興市場。深化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貿交流,增強政治互信以及在國際領域的合作具有著重大的意義。

劉英奎進一步分析,李克強總理的這次出訪,是中國對外宣傳推廣全球治理理念的一次重大活動,“平等協商、互利互惠、開放包容、聯動發展、互聯互通、合作共贏”這樣飽含東方智慧並具有中國特色的全球治理理念,已經通過中國的對外交流合作,尤其是通過G20等國際平臺在世界上廣為傳播,並獲得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可和讚譽。這次李克強總理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論壇、與各國領導人會晤,並與中東歐16國簽署了中國-中東歐合作里加綱要,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果,又進一步深入的闡述、宣傳並推廣了中國的全球治理理念。

專家指出,這次出訪也是推進“一帶一路”戰略的重大舉措。“一帶一路”是中國對外開放的世紀構想,是影響世界的全球經貿戰略。“一帶一路”重點涵蓋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橫跨歐亞大陸,影響世界五大洲。在歐亞大陸的東部,中國已經與東盟等國建立了“10+1”、“ 10+3”以及“10+6”等合作模式。區域合作已經實現了機制化和常態化,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合作領域也非常廣闊。中東歐國家處於“一帶一路”路線圖上的中西段地區,中國與中東歐開啟的“16+1”,是中外合作的一大創舉。這一合作模式可以將“一帶一路”深入推進到中東歐地區,使得“一帶一路”構想東有“10+1”、西有“16+1”,東西遙相呼應,互相促進,取得協同效應。

“具體來説,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之間的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一是因為中東歐地區的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市場潛力大,”劉英奎談到,“國際金融危機以後,在世界經濟長期低迷的背景下,中東歐地區的經濟保持了較快的增長。2015年中東歐國家經濟首次全部實現正增長,今明兩年的增長率也保持在3%左右,遠遠高於歐盟的平均增速。”

劉英奎表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濟貿易的互補性強,合作領域廣闊,加強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利益共享、合作共贏。中國與中東歐地區在産業發展領域各有優勢,在旅遊、金融、裝備製造、基礎設施建設、人文領域都有巨大的合作空間。此外,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的歷史也非常悠久,雙邊貿易持續增長,2014年的增長速度達到了9.2%。在過去五年間,中國與中東歐貿易的結構不斷優化,機電和高新技術産品貿易的比重顯著提高。

中國物美價廉的日常用品在中東歐地區深受當地消費者的喜愛,中東歐國家的牛羊肉、奶製品、葡萄酒、果醬、植物油等日常消費品在中國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近兩年來,中東歐國家的優勢商品對中國出口呈現大幅度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加強與中東歐地區的合作,還可以進一步拓展歐洲的大市場。中東歐地區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佔據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四分之一,不僅是亞歐交流與合作的紐帶,更是全球新興市場的重要板塊和中歐貿易新的增長點。通過中東歐,中國能夠連接和輻射西歐、南歐、北歐等發達國家地區。因此,李克強總理這次出席論壇、高層會晤、簽署綱要,對於進一步加強雙邊、多邊經貿合作意義重大,後續成效也值得期待。(記者 馬歆璐)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