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拓展“一帶一路”農業合作新空間

2016-11-13 07:18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拓展“一帶一路”農業合作新空間
——記第二十三屆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

在剛剛閉幕的第二十三屆中國楊淩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上,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國際交流活動突破了地域的限制,架起了國際農業合作交流的新橋梁。

本屆農高會期間,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倡議下,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約旦、波蘭等12個國家的36所高校和23家科研機構,在農高會期間共同成立了“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將定期舉辦“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合作論壇”。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一帶一路”國家農業合作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該校依託楊淩“中國農科城”的相關政策、産業優勢和自身科研實力,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農業産業、農業科技文化交流、人才聯合培養等領域開展了廣泛合作。

哈薩克斯坦塞弗林農業技術大學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校際合作夥伴。該校校長阿克爾別克·庫裏什巴耶夫告訴記者:“哈薩克斯坦需要高産耐旱的作物品種和節水、節能的農業技術。在這方面,擴大與中國研究中心、高校在農業科學和教育領域的合作,將為哈薩克斯坦的農業注入新動力。”

目前,中國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援建了25個農業基礎示範中心。中國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農藥獸藥技術、水産養殖技術及動植物疫病防控經驗開始走出國門,惠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百姓。同時,中國的山水園藝、農業機械和沼氣等優勢技術也在沿線國家得到推廣應用。

作為中外農業産業交流的重要契機和平臺,本屆農高會吸引了哈薩克斯坦、德國、荷蘭等55個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官員、企業家及專家。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農業合作,已從最初的展望、接觸、相互了解階段,進入到實質性溝通、深層次交流、多領域合作的新空間。

作為本屆農高會的主賓國,德國聯邦議會農業代表團攜20多家知名企業參展參會,展示德國現代農業發酵産業、現代畜牧業、有機高端農業以及諸如馬鈴薯薯種等優良品種,並舉辦中德現代農業發展研討會、中德現代農業企業項目推介會等。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是今年首次組團參展。“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每年也會派許多學生,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農業科學交流。內布拉斯加州政府部門、企業對楊淩的農業發展非常感興趣。”談及此行目的,內布拉斯加州一位代表説,他的內心充滿了期待,希望有更多的收穫。

在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的園藝教授羅伯特·哈佩眼裏,西安和鹿特丹分別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兩端,雙方交流合作應當更加密切和頻繁。在中外農民創業論壇上,他給前來聽講的中國農民演講六西格瑪管理法。他告訴記者:“今年,我與西農大合作在楊淩現代農業園建立了鬱金香水生實驗室。如果氣候環境適宜,將進一步開發鮮切花産品。”

“去年投入建設的阿拉木圖中哈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今年已經初見成效,園區試驗種植的冬小麥10月喜獲豐收。基地冬小麥5號品種表現良好,抗銹病、抗旱,畝産達319公斤,比哈薩克斯坦當地品種增産82.28%,在當地有很大推廣價值。”已是第三次帶團參加農高會的哈薩克斯坦國際一體化基金會西安代表處主任何誠向記者介紹了3年來的參展經歷——從第一次參會學術交流,到去年成為主賓國,再到今年更加務實的合作,10余家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企業帶來了50多種農牧業産品尋求市場。站在一旁的俄羅斯烏拉爾糖果公司銷售代表雅娜,正在向路過的觀展客商推介巧克力産品。她説,希望自己的産品能在中國找到銷路。

自1999年第六屆農高會首次出現海外客商以來,“國際農業合作”在農高會中的戲份不斷提升。如今,在“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本屆農高會邀請了35個沿線國家參會,佔與會國家總數的70%;參會的沿線國家政府官員、企業代表420人,佔國外參展代表總數的81%,凸顯了農高會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合作交流日益緊密。

據統計,“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提出3年來,已有100多個國際組織參與其中,中國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産能合作,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記者 雷 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