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央環保督察動真格

2016-11-16 08:02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反饋4省區 問責2520人
中央環保督察動真格

尹志燁作(人民視覺)

今年7月,中央環保督察組首批進駐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河南、廣西、雲南、寧夏等8個省(自治區),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繼11月12日向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反饋督察意見後,15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河南省委、省政府,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江蘇省委、省政府反饋了督察意見。其中,降低標準、落實不到位,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違規開發,部分區域生態惡化等問題比較突出。截至目前,督察組轉辦的群眾舉報案件已基本辦結,4省區問責2520人。

降低標準、落實不夠

在內蒙古的督察中發現,對生態環境脆弱性、環境保護緊迫性和艱巨性的認識尚不到位。2013年以來,半數盟市黨委常委會很少專題研究環境保護,有的甚至一年間沒有研究環境保護問題。

在黑龍江的督察中發現工作部署存在降低標準要求的問題。如《黑龍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將國家要求的“到2020年底,縣城、城市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5%、95%左右”降低到“80%、90%左右”。《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方案(2016-2018年)》將鋼鐵企業燒結機和球團生産設備安裝脫硫設施時間,由國家規定的2017年推遲到2018年。

在江蘇省的督察中發現,長江保護部署推進不夠有力,2015年長江江蘇段41條主要入江支流中,劣Ⅴ類斷面佔比20.5%,較2014年、2013年分別上升6.9個百分點和11.4個百分點。

河南省不作為、慢作為問題比較突出。礦山環境治理工作滯後,大量廢棄礦山沒有及時實施環境修復治理。另外,為應對環境保護督察,商丘市有關基層單位採取簡單粗放做法,産生了不良社會影響。

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開發嚴重

在內蒙古,89個國家和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中有41個存在違法違規情況,涉及企業663家,且礦山環境治理普遍尚未開展。大青山、西鄂爾多斯、甘草等國家或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內大量採礦企業直到2016年上半年才停止生産。

在黑龍江,大慶市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將濕地謊稱為既有耕地,向上級申報在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實施開發項目,並獲得批准,造成保護區內1萬多畝濕地被毀。2012年以來,省農墾總局牡丹江管理局八五六農場、興凱湖農場在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違規開墾耕地,造成2500多畝草地被毀。

局地生態環境惡化

河南省鄭州市空氣質量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排名中,從2013年倒數第十,一路下滑到2016年上半年倒數第三,成為全國污染最重的省會城市之一。漯河市潁河、鶴壁市衛河及湯河、平頂山市八里河等流域,2015年主要污染物濃度與2013年相比均大幅上升。開封惠濟河,信陽黑泥溝、新申河,南陽梅溪河等城市河流水體惡臭問題突出。

黑龍江省仍有臨時性垃圾堆放場所280余處,累計堆存垃圾9300多萬噸,嚴重污染周邊環境。牡丹江、鶴崗、綏化和黑河等4個城市2015年PM10平均濃度較2013年不降反升,其中綏化、黑河上升幅度分別達到13%和32%。

江蘇省徐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但仍然違法違規建設不少高排放項目,尤其是新《環境保護法》實施後,仍違法建設焦化項目,對當地大氣環境影響明顯,徐州市縣兩級政府均未採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理。2015年,太湖流域內畜禽養殖污染嚴重。9000余家規模化畜禽養殖企業中,無治污設施的約佔1/3。

根據督察組要求,各省區應根據《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記者 尹曉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