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讓“有恒産者有恒心”——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解讀完善産權保護制度

2016-11-27 18:0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記者 林暉、安蓓、陳煒偉)産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基礎。針對27日公佈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産權的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産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石

問:完善産權保護制度有何重大意義?

答:完善産權保護制度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産權是所有制的核心,保護産權是落實兩個“毫不動搖”的基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各種資本流動、重組、融合日益頻繁,各類財産權都要求有完善的産權保護制度作保障。

完善産權保護制度是創造良好預期、增強社會信心的現實需要。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有效應對各種挑戰、保持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穩定社會預期、增強社會信心。做到這一點,保護好産權尤為關鍵。有恒産者有恒心,無恒産者無恒心。

完善産權保護制度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舉措。公平是産權保護的核心原則。公民財産權得到平等有效保護,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內涵和重要體現。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財富不斷積累和壯大,中等收入群體日漸擴大,人們對産權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必須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産權的保護,加強知識産權保護,依法保護公民産權權益和創新收益,增強人民群眾財産財富安全感,營造公平公正的社會環境。

著力解決産權保護的突出問題

問:我國産權保護有哪些重點問題需要解決?

答:一是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産權和合法權益平等保護。我國憲法和法律對産權保護已有明確規定,但由於歷史原因,仍存在一些法律制度規定和執法司法實踐對不同所有制産權保護不夠同等,一方面,國有資産流失的問題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對非公有産權的保護弱于對公有特別是國有産權的保護。相關立法應按照“同等保護”的標準逐步調整完善,具體執法司法行為應按照“同等保護”的要求進一步規範。

二是甄別和糾正涉及産權的錯案冤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司法體制不斷完善,司法對産權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但一些地方由於司法不夠公平、不夠規範導致産權受到侵害的現象仍然存在。為了維護法律尊嚴和司法權威,經濟案件中的錯案冤案應依法予以糾正,尤其是對社會反響較大、存在較多疑點的案件,甄別和糾正一些典型案例,有利於給社會以法治引導,喚起社會各界對保護産權的普遍認知,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是妥善處理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過去的經營不規範問題。長期以來,各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違規經營甚至涉嫌違法行為。為此一些民營企業憂心忡忡,也造成一些人心思不定、投資意願不強。妥善處理這一問題,對穩定社會預期意義重大。

四是有效解決民營企業違法案件中司法不規範問題。企業和公民財産權受到侵犯,執法司法不夠規範是一個重要原因。特別是在少數地方執法隨意性大、行政干預司法、利用刑事手段干預一般經濟糾紛、濫用強制措施、處置涉案財産時任意牽連合法財産等,這些行為導致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和企業主財産權受到侵害。要通過規範司法行為,使司法成為産權保護的有力保障。

五是營造保護産權的良好社會環境。保護産權涉及每個企業和公民的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通過總結宣傳一批依法有效保護産權的好做法、好經驗、好案例,加強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倡勤勞致富、保護産權、弘揚企業家精神的輿論引導,讓平等保護、全面保護、依法保護觀念深入人心,讓誠實守信、遵守契約的觀念深入人心,推動形成保護産權的良好社會氛圍。

發揮政務誠信的表率作用

問: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中如何規範政府行為?

答: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保護産權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內容。但在實踐中,一些地方政府保護産權的作用發揮還不夠,甚至存在由於政府自身不當行為造成企業和公民財産權受到侵害的現象。

保護産權,政府必須帶頭作出表率。一是要推進法治政府和政務誠信建設。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嚴格兌現向社會及行政相對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認真履行在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活動中與投資主體依法簽訂的各類合同,不得以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理由違約毀約。確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改變政府承諾和合同約定的,要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進行,並對企業和投資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産損失依法予以補償。二是認真落實防止領導幹部干預過問司法活動的制度規定,嚴禁黨政幹部介入司法糾紛、插手具體案件處理。三要完善財産徵收徵用制度。有效解決徵收徵用中公共利益擴大化、程序不規範、補償不合理等問題。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