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十年磨劍”破生態難題

2016-12-13 07:44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鄉從“吃石頭飯”到“賺綠色錢”
“十年磨劍”破生態難題

經過艱苦治理,荒山禿嶺變為“綠色銀行”。高志勇攝

12月上旬,全國千余名體育愛好者相約鳳凰山,一場半程馬拉松激情開跑,開啟了河南新鄉馬拉松賽事先河。美麗的鳳凰山以新的姿態走向全國,新鄉人為之振奮。

鳳凰山所在的鳳泉區,連同輝縣市、衛輝市,薈萃了南太行山水精華,已發現礦産資源四大類29種,主要有煤炭、水泥用灰岩、建築石料用灰岩和地熱。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過怕窮日子的人們,盯上了祖先留下的礦山。僅鳳凰山,一時間水泥企業冒出20多家,碎石場更是不計其數,各類運輸車輛上萬台,從業人員多達10萬。鳳泉區因此成為豫北地區最大、河南省三大建材基地之一。對於周邊群眾,勞力幹上一天能掙20塊,頭腦靈活的坐地就能成“萬元戶”。

腰包鼓了,人們又陷入新的煩惱。“晴天洋灰路,雨天泥水路;天不晴,地不平,燈不明;出門捂著臉,吃飯蓋著碗,一年一塊預製板……”不僅在鳳泉區,在輝縣市、衛輝市,百姓編出這樣的順口溜。更為重要的是,生態是大循環大系統,南太行一帶地處上風口,風一起,污染源很快擴散至14公里外的新鄉市區,整個城市灰沉沉的。

發展中的難題,總是在發展中破解。新鄉主政者意識到,環境質量就是生活質量,就是發展質量。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長期破壞生態,修復治理更非一日之功。從全面打響生態環境保衛戰那一槍起,新鄉孜孜以求探索了10多年,成功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政策引領、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新模式。

數據顯示,新鄉累計投入生態環境治理資金近兩億元,實施礦山環境治理項目21個,治理損棄置地10.026平方公里。

山綠了,鳥鳴了。“吃石頭飯”吃慣了,幹別的就不會幹了?答案是否定的。新鄉以大旅遊大健康大文化大體育現代服務業為方向,圍繞“綠”字做文章,引導企業轉型升級。也只有如此,才能徹底告別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發展怪圈。

鳳凰山下,南水北調中線渠畔,投資50億元的鳳凰谷國際旅遊度假區,正書寫著綠色篇章。創意文化、休閒運動、婚慶主題、高效農業四大板塊,吸引了山東、台灣等客商加盟其中。

輝縣市常村鎮籌資1億多元,在廢棄礦坑裏修建了9座水庫。張本宏等25名農民關停建材廠,投入3億多元,建成了中原地區最大的綜合遊樂園,遊客每年上百萬人次,收入上千萬元。

衛輝市唐莊鎮先做減法再做加法,一個山一個山、一道嶺一道嶺治理,曾把100個石料場並轉成10個,現在直接留下一個花園式工廠。採取“坡改堤、田穿衣、地有存”三重辦法,上萬畝荒山禿嶺變為“綠色銀行”,果園一年收成幾百萬元。

西山腳下有個農用機場,該鎮緊跟國家放開低空經濟形勢,同時借勢鄭州航空港,將之改造為通用機場,今年已得到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成為河南5座通用機場之一。全國鄉鎮黨委書記榜樣吳金印告訴記者,把新鄉高校眾多、唐莊機場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打造航空小鎮萬事俱備。目前,該鎮與京滬等地合作,籌辦航校、建無人機基地、培養駕駛員,同時開展景點遊客觀光、空中表演、空中航拍、空中測繪、播灑農藥等特殊飛行任務。

太行盡處,千山一碧,綠色走起。“山水是新鄉發展之魂,我們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綠’,環保已由倒逼轉向正向全面發力,綠色産業盎然一片。新鄉因之提質發展,將會為中原更加出彩貢獻新鄉力量。”新鄉市委書記舒慶如是説。(王漢超、 王高峰、劉軍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