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財經觀察:巴林欲搭“一帶一路”快車聯接中東與中國

2016-12-15 10:17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曹筱凡)高素質的人才儲備,中東國家交通樞紐的優越地理位置,金融服務業發達,良好的營商環境……面積“迷你”的波斯灣島國巴林正借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春風加快經濟多元化發展,同時也致力於成為中國深化與中東地區經貿合作的橋梁,助力中國與阿拉伯各經濟體實現互利共贏。

近年來,巴林謀求經濟多元化發展,以減少國際油價下跌導致石油産值下降帶來的經濟衝擊。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也在中東地區從框架概念逐漸步入落地實施,巴林政商界人士表示,雙方合作前景廣闊,巴林獨特的地理位置、營商環境以及與其它阿拉伯國家的緊密聯絡,將令其成為中國深化與中東國家互聯互通合作的關鍵門戶。

“巴林有志於成為‘中東的香港’,發揮其在金融、物流、貿易樞紐等方面的優勢,成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企業開拓海灣地區及其他中東國家市場的‘橋頭堡’,”巴林經濟發展委員會(EDB)董事總經理西蒙·加爾平日前接受採訪時這樣説。

西蒙説,巴林處於眾多阿拉伯國家“一小時經濟圈”內,是通往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爾、伊朗和伊拉克等國的要道。這裡市場環境開放,勞動力結構年輕且受教育水平高、營商成本低,允許外資全額持股,無外匯管制,且政策架構穩定。

巴林EDB數據顯示,海灣地區如今市場規模已超過1.5萬億美元,預計在2020年將達2萬億美元。早在2009年,華為就將其中東地區總部由迪拜遷至巴林;中國銀行、中國港灣工程、中國太平洋保險和東星集團等中國公司也已在巴林開展業務。今年9月,中集車輛(集團)(CIMC)在巴林投資建設工廠,新工廠將會成為中東地區大型冷藏車生産與出口的重要樞紐。巴林經濟發展委員會首席執行官哈立德·艾勒魯邁希認為,巴林為像CIMC這樣的全球性製造企業帶來競爭優勢,促進其在海灣地區的發展。

此外,巴林也是中國初創企業進軍中東市場的試驗場。加爾平表示,巴林為期望在海灣合作委員會市場大展拳腳的初創企業提供了最佳試點場所,這裡的年輕消費群體熱衷於新産品和服務。巴林的中小企業發展模式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評為全球最佳。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