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心理診療市場有待規範

2016-12-26 10:21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蓋博銘)目前,一些人面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擾,而心理診療行業又面臨消費者認知偏差、專業人才不足、執業標準過低等問題。

調查指出,受訪者主要困擾情緒為焦慮。除生理疾病病因與遺傳基因外,長期焦慮會引發“外源性抑鬱”,出現無望、自我評價過低等負面情緒。

北京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主任方新分析,心理問題由生理原因、社會原因以及心理原因共同作用形成。近年來,一些社會惡性事件或多或少都源於某些人的心理問題。個體長期處於發展性問題困擾,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心理疾病。心理疾病在個人層面可能會發酵為一個社會不穩定因素,甚至導致犯罪,而“心理亞健康”又將是一個社會性問題。

國內一家心理諮詢機構負責人何峰介紹,使用心理諮詢的受訪者多來自於工作強度大的領域,一定程度上證明外部壓力是造成心理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

但在現實生活中,“心理問題”被選擇性忽視。不少受訪者認為,只有心理脆弱的人才會有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才需要心理治療,而心理輔導是內心軟弱的表現。專家認為,這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偏差

2015年,國務院《全國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5-2020年)》要求加強縣級精神衛生專業機構和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機構服務能力建設,努力實現2020年全國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達4萬名的目標。

在提高對於心理健康、精神衛生關注的同時,對於心理諮詢行業的專業性和規範性要求也需要不斷加強。現實情況是,我國心理諮詢師執業還較為困難。

據了解,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考試獲取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但“從業者”全職從事心理諮詢行業較少,專業人才不足且人才隊伍斷層。有志於從事心理諮詢行業的大學畢業生,面臨缺少起步支持、缺少實際操作機會、執業進階困難等問題。

另一方面,以目前三級心理諮詢師為例,學歷要求為心理學專科以上或其他專業本科以上,民辦培訓學習證明並通過考試即可,且無需在取得執照後接受審查。較之美國國家認可的諮詢師,要完成臨床及心理諮詢相關碩士學位、專業實踐時長不少於3000小時、受督導時長不少於100小時等要求尚顯不夠嚴格。

心理診療市場迫切需要“供給側改革”。方新認為,相關機構應該進行聯動,利用好行業協會和專家隊伍,制定統一的執業標準,明確什麼是“好”的治療師。有關部門也應該完善從業資格者培養方案,按照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培養專業人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