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教育綜合改革:從單向度“育分”到全方位“育人”

2016-12-30 10:37 來源: 文匯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2016年是上海教育綜合改革有力推進的一年。與之相隨,上海的教育正在悄無聲息地轉型——

在上海的小學,從零起點、等第制的全面推行到體育興趣化課程改革,目的就是要讓孩子更喜歡去學校,讓家長減輕心理負擔、避免盲目焦慮。

除了繼續推進上海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高校院墻之內,圍繞本科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今年也發生了諸多看得見的變化。

從單向度“育分”到全方位“育人”,穩步推進中的上海教育綜合改革,正勾勒出一幅更美好的教育圖景。

【關鍵詞】大中小學體育教學有效銜接

以“健康第一”全面取代“升學率第一”,2015年以來,上海廣泛實施“小學體育興趣化、初中體育多樣化、高中體育專項化、大學體育個性化”課程改革試點工作。這一試點在全市10所高校、112所高中、23所初中、22所小學鋪開,而徐匯、閔行、寶山則開展全區整體試點。2018年,上海將實現高中體育專項化全覆蓋。

在實施過程中,上海以“學生健康促進工程”和“校園足球改革計劃”為抓手,推進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目前,全市基礎教育學校基本實現100%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目標。一些區縣根據本區域學生體質健康狀況,針對性地幫助學校尋找薄弱環節,落實跟進措施。

同時,上海校園足球蓬勃開展,通過構建大學、高中、初中、小學“1-2-4-8”足球項目對接、指導與幫扶模式 (即1所高校對應2所高中,每2所高中對應4所初中,每4所初中對應8所小學),以高校為引領,以點帶面,在校園足球教學、足球訓練管理、競賽體系建設等方面促進大中小學緊密銜接,校園足球訓練“一條龍”體系構建形成。【關鍵詞】文教結合

經過第一輪文教結合工作三年行動計劃 (2013-2015年) 和第二輪三年行動計劃 (2016-2018年) 第一年的實施,上海文教結合工作實施成效顯著。

兩年來,上海在優秀緊缺文藝人才引育工作方面進展顯著。除了支持建設上海國際設計創新學院、上海時尚創意學院、上海電影學院、上海美術學院、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樂隊學院等一批高端文藝人才培養機構,上海還在14所高校設立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培養基地。

在上海,文教雙向服務、雙向促進模式初步構建。比如,先後有13家院團進入各類學校舉辦1600余場“高雅藝術進校園”,近200部優秀劇目,60多萬人次現場聆聽;又如,通過推出“相約經典”大學生公益票,40余萬在校大學生通過購買低價公益票走進劇場和音樂廳欣賞演出。

【關鍵詞】STEM課程

為緩解“搶跑熱”,上海2014年在低年級階段全面推行了“零起點”教學和等第制評價,嚴格要求學校遵循課程標準,不拔高教學要求,不爭搶教學進度,不加大教學難度,從源頭上遏制了學前教育“小學化”“學科化”傾向,把快樂的童年還給孩子。

此外,在教育綜合改革過程中,市教委明確提出支持各區和各學校引進和試驗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融合課程(STEM課程),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上海成立了“上海STEM研究中心”“上海STEM教育聯盟”,為青少年提供線上線下的STEM學習資源。

當下,上海高中教育逐步從原先的分層發展向分類發展轉變。部分高中根據學校特點建設具有選擇性的高中課程體系,形成特色品牌,在全國形成相應的影響和輻射力。

【關鍵詞】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

為切實改變“人等崗位、崗位等人”等結構性矛盾現象,上海積極探索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大力研製形成特色鮮明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在實踐教學方面,上海調整了現有課程比例結構,要求案例教學、實驗教學、實習實踐的課程將佔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一半以上。同時,在教育部支持下,上海加快研究制訂目錄外應用型專業發展規劃,增強應用型人才培養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精準支撐。

此外,上海市還通過大力提升職業院校師資隊伍水平,加快職業教育國際化進程,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政府不僅採取多種措施推動教師赴企業實踐,還明確要求,未來5年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比例要達到50%,每5年有1年要在企業實踐,而且政府也鼓勵職業院校要積極吸引優秀人才擔任兼職教師。僅2016年,全市就形成了近900名特聘兼職教師和團隊。

【關鍵詞】行業培訓、職業資格認證與專業學位教育相結合

穩步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上海把實踐能力培養等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比如,上海音樂學院推動本科教學實踐學分制改革,加大實踐類集成性教學模式的推進;上海理工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電力學院等著力創新研究生教育培養模式與機制,建設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

另一方面,上海正在建立行業規範化培訓、職業資格認證與專業學位教育相結合的制度。

在2010年啟動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相結合改革試驗基礎上,2014年啟動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教育與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結合改革。

通過系列改革,上海高等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獲得第六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3項,建成了涵蓋高校各主要學科專業的國家級、市級、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及59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基地。上海高校人才培養與行業企業的契合度穩步提升,近年來每年大學生就業率均維持在95%以上的高位,居全國前列。

【關鍵詞】“三大規劃”

充分考慮到人口變化趨勢、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産業人才需求等因素,特別是對照國家戰略和上海建設“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要求,上海耗時兩年多編制完成了 《上海高等教育佈局結構與發展規劃(2015-2030年)》 《上海高等學校學科發展與優化佈局優化 (2014-2020年)》和 《上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5-2030年)》 三大規劃。今後,上海所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資源配置和質量評價等,都將嚴格“跟著規劃走”。

基於“三大規劃”,目前上海已實施了3項重大改革:

一是構建了高校二維分類管理體系。從“綜合性、多科性、特色性”和“學術研究型、應用研究型、應用技術型、應用技能型”兩個維度,形成彰顯不同類型高校特色的“十二宮格”,從機制上引導全市60多所高校在二維分類體系中找準辦學定位,在各自領域、類型中追求卓越,從原有“一列縱隊”變為“多列縱隊”。

二是調整優化高校佈局結構。具體舉措包括:新建上海科技大學;合併組建上海健康醫學院、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上海城建職業學院;升格上海公安學院;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新建上海溫哥華電影學院;支持上海興偉學院建設小規模、高水平文理學院。

三是搭建立體化的職業教育學制體系。上海正在以多渠道、多形式打通“中職—專科高職—應用型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銜接融通的“立交橋”,探索“中職—高職”“高職—應用技術本科”“應用技術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等多種形式貫通試點,培養各類創新創業人才和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管辦評分離

為更好滿足上海城市建設對教育的需求,上海市從投入方式、管理制度、監督機制和諮詢機制4個關鍵環節進行同步改革。在投入方式方面,建立了以經常性經費為主的高校投入機制。上海對地方高校經常性經費與專項經費投入比例,已從2012年的30%:70%調整為2015年的72%:28%;資金管理方面,上海開始實施高校綜合預算管理試點工作;在監督機制方面,在上海大學等6所地方高校試行總會計師委派制,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實現全覆蓋。

此外,上海市還于2015年建立上海高等教育投入評估諮詢委員會運行機制,對市級重大教育專項進行論證、評估和把握,並把高校財務管理狀況和經費使用監督評估機制完善情況,作為實施撥款方式改革基本前提,以及調整投入重要依據,進一步推進教育資金投入的科學化、合理化。(記者 樊麗萍、張鵬)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