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能源局發佈《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等

2017-01-05 13:49 來源: 能源局網站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月5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圖為會議現場。鐘雲松 攝

1月5日上午9時30分,國家能源局將發佈《能源“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並回答記者提問。


圖為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法改司司長梁昌新主持新聞發佈會。鐘雲松 攝

[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 梁昌新]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我是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法改司司長梁昌新。經國家能源委員會審議通過,報請國務院批准同意,《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已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實施。今天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發佈《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及配套編制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規劃內容,我們邀請了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先生參加新聞發佈會,向大家介紹和解讀這兩份規劃,並請發展規劃司副司長李福龍、何勇健先生,新能源司司長朱明先生,副司長梁志鵬先生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下面請李仰哲先生為大家介紹《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總體情況。


  圖為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介紹和解讀《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總體情況。鐘雲松 攝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 李仰哲]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上午好!經國家能源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並報請國務院批准同意,《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已在元旦前,已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式印發,電力、可再生能源等14個能源專項規劃也在陸續發佈。下面,我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

《規劃》依照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明確了我國能源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政策導向和重點任務,是“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

《規劃》提出,要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把握和引領新常態,遵循能源發展“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戰略思想,堅持以推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需求為立足點,以提高能源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著力優化能源系統,著力補上發展短板,著力培育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著力提升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全面推進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規劃強調,要堅持六個“更加注重”的政策取向,更加注重發展質量,調整存量、做優增量,積極化解過剩産能;更加注重結構調整,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更加注重系統優化,積極構建智慧能源系統;更加注重市場規律,積極變革能源供需模式;更加注重經濟效益,增強能源及相關産業競爭力;更加注重機制創新,促進市場公平競爭。《規劃》既總結了前期能源發展、能源變革的經驗和成就,又對未來五年的能源革命、綠色低碳發展做出了具體部署和安排,《規劃》是一個轉型變革的規劃,創新發展的規劃。下面,我從六個方面介紹一下能源規劃對幾個重大問題的考慮和安排。

一、關於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大方略,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任務。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能源消費趨勢變化等因素,經過充分論證並廣泛徵求各方面意見,《規劃》提出“到2020年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保持一致。從年均增速看,“十三五”能源消費總量年均增長2.5%左右,比“十二五”低1.1個百分點,符合新常態下能源消費變化新趨勢。從能源強度看,按照規劃目標測算,“十三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可以完成《綱要》提出的約束性要求。為確保能源安全,應對能源需求可能回升較快和局部地區可能出現的供應緊張局面,《規劃》考慮了相關對策,給保障能源安全供應留有了一定餘地和彈性,主要是通過提高現有發電機組利用率、提升跨區調運和協同互濟保供能力等措施,確保能源充足穩定供應。

二、關於能源結構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實現清潔低碳發展,是推動能源革命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以下。按照規劃相關指標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消費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約佔能源消費總量增量的68%以上。可以説,清潔低碳能源將是“十三五”期間能源供應增量的主體。

實現規劃確定的結構調整目標,既有現實基礎,又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要突出從三個方面抓落實。一是繼續推進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做好規模、佈局、通道和市場的銜接,規劃建設一批水電、核電重大項目,穩步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二是擴大天然氣消費市場。創新體制機制,穩步推進天然氣接收和儲運設施公平開放,鼓勵大用戶直供,降低天然氣利用成本,大力發展天然氣分佈式能源和天然氣調峰電站,在民用、工業和交通領域積極推進以氣代煤、以氣代油,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三是做好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這篇大文章。在今後較長時期內,煤炭仍是我國的主體能源,這是我們最基本的國情。要堅定不移化解過剩産能、淘汰落後産能、發展先進産能,優化煤炭生産結構,要堅定不移地發展煤炭洗選加工和超低排放燃煤發電,推進煤制油氣、煤制烯烴升級示範,走符合中國國情的煤炭清潔開發利用道路。同時,加快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推廣使用生物質燃料等清潔油品,提高石油消費清潔化水平。

三、關於能源發展佈局。受資源稟賦等因素制約,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大都分佈在西北部,長期以來形成了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北煤南運的能源格局和流向。但經濟進入新常態後,主要能源消費地區市場空間萎縮,對接受區外能源的積極性普遍降低,能源送受地區之間利益矛盾加劇。根據新形勢的變化,綜合考慮資源環境約束、可再生能源消納、能源流轉成本等因素,《規劃》對“十三五”時期的重大能源項目、能源通道作出了統籌安排。其中,在能源發展佈局上做了一些調整,主要是將風電、光伏佈局向東中部轉移,新增風電裝機中,中東部地區約佔58%,新增太陽能裝機中,中東部地區約佔56%,並以分佈式開發、就地消納為主。同時,輸電通道比規劃研究初期減少了不少,還主動放緩了煤電建設節奏,嚴格控制煤電規模。在規劃實施過程中,我們將密切跟蹤佈局及這些調整措施的變動情況和實施效果,動態評估新變化、分析新問題、研究採取新對策。

四、關於提高能源系統效率和發展質量。當前,隨著能源供應出現階段性寬鬆,我國能源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綜合效率不高等問題逐步顯現。突出表現在煤炭産能過剩、煤電利用小時數下降、系統調節能力與可再生能源發展不相適應等。解決好這些問題是一項長期任務,主要途徑是優化能源系統,對此,《規劃》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對策措施:一是有效化解過剩産能。堅決把國務院確定的煤炭去産能的部署落實到位。需要強調的是,去産能主要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更加注重運用安全、環保、技術、質量等標準,淘汰落後産能。二是加快補上能源發展的短板。增強電力系統調峰能力,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天然氣調峰電站建設,同時,加大既有的熱電聯産機組、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造力度。統籌推進油氣管網建設,在提升骨幹網輸送和進口接收能力的同時,加強支線管網建設,打通“最後一公里”。推進城鎮配電網建設,既要補欠賬又要上水平,在健全網架的同時加快智慧化升級。三是深入推進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十三五”期間要完成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4.2億千瓦,節能改造3.4億千瓦。四是嚴格控制新投産煤電規模,力爭將煤電裝機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

五、關於提升能源安全戰略保障能力。《規劃》既強調了要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堅持立足國內,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又考慮了要抓住當前國際市場供需寬鬆的機遇,充分利用國際能源資源。在增強國內供應能力方面,《規劃》提出要夯實油氣供應基礎,著力提高兩個保障能力。一是加大新疆、鄂爾多斯盆地等地區勘探開發力度,加強非常規和海上油氣資源開發,提高資源的接續和保障能力。二是有序推進煤制油、煤制氣示範工程建設,推廣生物質液體燃料,提升戰略替代保障能力。在利用國際資源和市場方面,《規劃》提出要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機遇,推進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大技術裝備和産能合作,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同時,“十三五”期間還要堅持節約優先的方針,著力推進相關領域石油消費減量替代,重點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標準,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大力推進港口、機場等交通運輸“以電代油”、“以氣代油”。

六、關於著力加強創新引領。創新是引領能源發展的第一動力。《規劃》突出強調,要加快技術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和産業模式創新,進一步增強能源産業的發展活力。在技術創新方面,《規劃》堅持戰略導向,按照“應用一批、示範一批、攻關一批”的思路,加快推進關鍵領域的技術裝備研發和示範。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規劃》更加注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出要完善現代能源市場,推動電網、油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公平開放接入,有序放開油氣勘探開發等競爭性業務,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同時,也考慮了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科學合理地建設市場、管理市場和調控市場,提高能源行業治理能力。在産業模式創新方面,《規劃》提出要積極推廣合同能源管理、綜合能源服務等先進市場理念和模式,推動信息技術與能源産業深度融合,增強能源供給側、需求側交互響應能力,構建能源生産、輸送、使用和儲能體系協調發展、集成互補的智慧能源體系。

《規劃》描繪了“十三五”能源發展藍圖,明確了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措施。下一步,我們將抓好規劃的貫徹實施。也希望全社會特別是新聞媒體的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能源發展。讓我們共同攜手,為深入推進能源變革,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而努力奮鬥!

關於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的規劃,相關情況我再給各位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可再生能源是中國非化石能源的主力,也是中國未來能源轉型的重要依託。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標為核心,以解決當前可再生能源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為導向,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總體佈局、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包括《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這個總規劃以及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5個專項規劃,佔了能源領域“十三五”14個專項規劃的近一半,特別是首次編制地熱能發展規劃,充分體現了中國能源轉型的大趨勢以及中國政府踐行清潔低碳能源發展路線的堅定決心。下面我重點介紹一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主要特點。

一是堅持了目標導向。可再生能源技術種類很多,發展進程差別也很大,《規劃》提出到2020年,水電裝機達到3.8億千瓦(其中含抽水蓄能電站4000萬千瓦)、風電裝機達到2.1億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達到1500萬千瓦、地熱供暖利用總量達到4200萬噸標準煤的發展目標,是緊緊圍繞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佔15%的比重目標要求,綜合考慮了各類非化石能源的資源潛力、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進度、經濟性指標改善等多種因素,經過嚴格測算之後才確定的。上面這些目標加起來,到2020年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將達到5.8億噸標準煤,再加上核電,基本上可以確保完成2020年15%的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併為2030年實現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20%的目標奠定紮實的基礎。

若將這些總目標分解到每年的話,“十三五”期間,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年均增長4250萬千瓦,包括常規水電約800萬千瓦、抽水蓄能大概350萬千瓦、風電約1600萬千瓦以上、光伏發電約1200萬千瓦以上、太陽能熱發電約1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約200萬千瓦,約佔“十三五”年均新增裝機規模的一半左右。此外,太陽能熱水器利用規模年均增長0.72億平方米;地熱能熱利用規模年均增長約合710萬噸標準煤;生物液體燃料利用規模年均增長約合60萬噸標準煤。從這些數字上大家可以看出,可再生能源整體都將在“十三五”時期實現快速發展,並將成為“十三五”中國能源和電力增量的主要構成部分。

初步測算,整個“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總的投資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屆時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4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100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430萬噸,減少煙塵排放約580萬噸,年節約用水約38億立方米,帶動就業人口將超過1300萬人,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都非常突出。

二是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體現了問題導向。可再生能源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也日益突出。因此在規劃的編制過程中,我們針對不同品種的可再生能源的各自發展階段以及面臨的問題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水電除了繼續以西南地區主要河流為重點,積極有序推進大型水電基地建設以及合理優化中小流域開發以外,為了滿足電力系統調峰填谷的需要和安全穩定運行的要求,提出了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加快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十三五”期間,中國新開工抽水蓄能電站大概6000萬千瓦,管理體制更加完善,屆時局部地區電網調節功能將大大改善,會進一步促進新能源電力的消納能力。

風電方面體現了佈局的優化和消納的要求,風電項目進一步向具備消納條件的地區轉移,同時針對部分地區棄風限電比較嚴重的情況提出了解決風電消納問題的明確要求。太陽能發電的發展重心主要體現在加強分佈式利用和推動技術進步方面,特別是積極鼓勵在工商業基礎好的城市推廣屋頂分佈式光伏項目,對於西部地區的大型光伏電站項目明確要求在解決棄光問題的基礎上有序建設。同時要開展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嘗試,實施光伏領跑者計劃,促進先進光伏技術和産品的應用。

生物質能“十三五”期間要堅持分佈式開發,大力推動形成就地收集原料、就地加工轉化,就地消費的分佈式利用格局,大力推進生物天然氣産業化示範和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推進液體燃料産業化發展。

規劃明確提出要在開展資源勘查的基礎上加強地熱能開發利用。加強地熱能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進行銜接,電熱供暖納入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在土地、用電、財稅價格等方面給予扶持,全面促進地熱能的合理有效利用。

三是力求創新管理和應用機制。當前,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新增電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融入能源系統過程中,必須要解決可再生能源所面臨的體制機制等方方面面的制約,同時挖掘可再生能源在實際應用中的潛力。為此,《規劃》提出了幾項重要的制度創新和集成應用創新示範。

第一,創新機制。一是要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導向的管理體系,主要是明確各級政府及主要能源企業在清潔能源發展方面的責任,建立以可再生能源利用指標為導向的能源發展指標考核體系。二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貫徹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在完成最低保障性收購小時數基礎上,鼓勵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競爭。三是建立可再生能源綠色證書交易機制,通過市場化方式,補償新能源發電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減少可再生能源對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的需求。

第二,堅持示範引領。要結合各項改革措施積極開展示範,一是開展可再生能源供熱應用示範,加快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及清潔電力供熱等。二是開展區域能源轉型示範,促進新能源技術集成、應用方式和體制機制等多層面的創新,建設一批能源轉型示範省、能源轉型示範城市、農村能源轉型示範縣、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範區等。三是開展新能源微電網應用示範,探索電力能源服務的新型商業運營模式和新業態等。此外,《規劃》還提出了海洋能、儲能等新技術應用示範等任務。為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替代化石能源消費打下堅實基礎。

第三,積極推廣可再生能源供熱。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大力推動北方地區的清潔能源供暖,可再生能源熱利用是清潔供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規劃提出按照優先利用、經濟高效、多重互補、綜合集成的原則開展規模化應用可再生能源供熱示範,加快推動太陽能利用、生物質利用等,初步預計到2020年,各類可再生能源供熱和民用燃料總計約替代化石能源1.5億噸標準煤。

四是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經濟性和競爭力。近幾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技術進步明顯,成本下降幅度很大,但從全球範圍看,短期內可再生能源還無法做到完全不需要補貼。不過,近期也有一些國家的風電、光伏發電招標項目價格,已經低於當地的化石能源發電價格,顯示出了一定的市場競爭性,特別是用戶側的分佈式光伏項目,與銷售電價已經比較接近。中國今年開展的“光伏領跑者”示範項目招標價格也大大低於預期,表明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的潛力巨大。因此,《規劃》提出“到2020年,風電項目電價可與當地燃煤發電同平臺競爭,光伏項目電價可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這樣的目標,也是向行業傳遞出這樣的一個信號,就是一定要進一步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加快成本下降步伐,儘早使行業擺脫對政策補貼的依賴。從目前行業內一些先進企業的反映來看,預計到2020年,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如果能夠有效地解決消納問題,風電、光伏平價上網的目標是能夠實現的。

以上是關於《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及《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主要內容和特點的介紹。謝謝大家。

今天是能源規劃和可再生能源規劃的專題發佈會,歡迎大家圍繞規劃提問。請李福龍先生、何勇健先生、朱明先生、梁志鵬先生予以回答,歡迎大家提問。

[央視記者]最近國家能源局陸續發佈了能源方面的十三五規劃,之前有電力的、煤炭的,今天又發佈了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我想問一下這些規劃是否有相互重復,如何把握規劃之間的關係?還有一點就是想問今天發佈的“十三五”能源規劃和以往五年的規劃有什麼樣的區別?它的亮點和創新點在哪些方面?謝謝。

[梁昌新]第一個問題請李福龍先生回答。


圖為發展規劃司副司長李福龍回答記者提問。鐘雲松 攝

[發展規劃司副司長 李福龍]剛才問的這個問題很好,説明大家對能源規劃工作整體進展的情況非常關心。這個問題我理解核心就是規劃的定位、體系。剛才李仰哲先生在情況介紹中談到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是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的,主要闡述“十三五”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主要目標、政策取向和重大任務,是我國“十三五”期間能源發展的總體藍圖和行動綱領。這裡面就已經回答了能源規劃編制依據和它的功能、定位和作用,每一部規劃都有它的特點、規範的領域和功能,這些不同的規劃之間都有內在的聯絡,為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想介紹三個情況。

一是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我國能源規劃“兩級三類”的體系已經基本成熟,“兩級”就是國家和地方這兩級,“三類”就是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這些規劃之間的關係,特別是總體和專項是相對的。以能源規劃、可再生能源規劃為例,相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能源規劃是專項規劃,相對電力、煤炭、可再生分領域的規劃,能源規劃又是能源領域的總體規劃;可再生能源規劃相對於能源總體規劃是專項規劃,但是相對於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這些規劃,可再生能源規劃又是總體規劃,這是關於規劃體系的情況。要説明的一點是,國家和省(區、市)一般都根據情況和能源發展的需要,編制了能源總體規劃,電力、可再生能源等專項規劃,但不要求一刀切,不要求上下簡單地一一對照。

第二就是關於規劃的功能和定位。總體規劃是側重謀劃總體的,專項規劃是側重落實和具體實施的,下級規劃服從上級規劃。以能源總體規劃為例,就是要提出能源發展的總體目標、指導思想、政策取向,在具體任務方面,要解決涉及全局的問題,如跨區通道建設、跨區資源配置、能源系統的整體效率等重大問題。相對而言,專項規劃要更加強化操作,具體提出本領域的規劃目標、政策取向,還有具體的任務,包括重大項目的建設佈局,重大任務的安排。

第三就是上下層次規劃之間有一個服從關係,如地方規劃要服從國家級規劃,包括國家的能源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但不是非常機械而是相對靈活的,特別是在規劃研究編制的過程中,要上下互動、左右互動,規劃之間互相銜接印證,包括目標、重大的佈局安排等內容。目前,國家級能源規劃,一個能源總體規劃加上14個專項規劃基本上已經編制完成了,並陸續地發佈。與以往五年相比,國家在“放管服”改革的大形勢下,更加重視規劃的引領作用。規劃的工作重點和以前相比有所區別,我就簡要介紹這些。

[梁昌新]第二個問題請何勇健先生回答。


圖為發展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回答記者提問。鐘雲松 攝

[發展規劃司副司長 何勇健]感謝剛才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您剛才的問題是“十三五”規劃與以往的五年規劃比有什麼不同。主要創新點和亮點集中在哪些方面,我現在簡要回答。正如您剛才講的“十三五”規劃可能從形式、體例上變化不大,但是它也有很大的變化。我個人體會,過去以往五年規劃都是在能源長期供應緊張的形勢下來安排設計的,主基調就是擴能保供,保障能源需求。

在“十三五”新的形勢下,保供已經不是我國能源發展的重點和主要矛盾了,而是如何提高能源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規劃重點從保供應轉到了增效益,這是與以往五年規劃最大的不同。同時“十三五”規劃也堅持了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集中體現了轉型變革、創新發展等新特點。轉型變革、創新發展這八個字成為了“十三五”能源發展的主旋律。

第一在能源發展的理念和任務方面,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規劃突出了三個落到實處,一是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把能源發展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戰略思想落到實處。二是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把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任務落到實處。三是按照中央關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把“三去、一降、一補”在能源領域的具體任務落到實處。

第二個就是在能源發展指導思想方面,規劃提出四個“著力”,分別是著力優化能源系統,著力補齊能源發展短板,著力培育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著力提升能源普遍服務水平。通過這四個著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能源保障。

第三是在政策取向方面,規劃提出統籌能源生産和消費,兼顧能源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六個“更加注重”的政策導向,剛才李仰哲先生專門給大家介紹了。我現在從另外一個角度解讀一下政策導向,規劃更多地強調了要統籌處理好幾個關係。

一是調整存量和優化增量的關係,調整存量就是優化産能、提高效率,優化增量就是補短板;二是清潔發展和高效發展的關係,規劃提出要以全社會綜合用能成本較低作為能源科學發展的衡量標準,既強調要重視發展的同時要注重經濟性和老百姓的承受力,在能源發展的清潔、安全、高效這三者中找到均衡點;三是傳統能源轉型發展和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的關係。一方面強調化石能源要清潔高效的發展,同時也提出了新能源要用新的模式更好地開發,擴大就地消納,促進可持續發展;四是能源發展的硬實力和軟實力之間的關係,硬實力主要是體現在科技創新以及新産業、新模式等方面,軟的實力就是通過體制改革營造良好環境;五是兼顧好當前和長遠的關係,規劃提出的措施是既要有利於長遠也要有利於當前,著眼當前突出的問題,排除未來發展的障礙。如規劃提出的加強能源系統調峰能力建設,就是既利於當前又利於長遠的舉措。

第四是規劃提出,要以能源系統優化作為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這個抓手是具有時代特點的,是把我們不同的能源供應連接起來,熱、電、冷、氣等有機整合起來,通過聯産聯供、互補集成的方式提高整體效率,同時也降低成本。通過新業態的發展和創新,為未來電力、油氣體制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切入點,加強能源系統優化是一舉多得的措施,也是規劃的創新點之一。

第五是“十三五”規劃重點強化能源規劃體系的完整性,以及嚴格的實施機制,剛才李仰哲先生和李福龍先生都專門做了介紹,就是重點通過理順規劃和項目的關係、審批省級規劃,把上下級規劃銜接起來,促進實現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的目標。以上就是“十三五”能源規劃的主要創新點。我就介紹到這裡,謝謝大家。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請問一下“十三五”期間,有沒有什麼措施能夠保障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的落實。另外,規劃寫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1.05億千瓦,這樣算起來每年新增裝機大概1200萬的容量,會不會意味著我們未來五年光伏發展有所萎縮呢?

[梁昌新]問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請朱明司長回答。


圖為新能源司司長朱明回答記者提問。鐘雲松 攝

[新能源司司長 朱明]您的提問非常好,你們非常關心這個問題。我們國家制定了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可再生能源發展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前景,但面臨著這些體制機制方面的制約,如地方各級政府和相關發電企業在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的責任和義務不明確,落實能源生産和消費革命、推動能源轉型缺乏具體有效的措施,法律規定的可再生能源全國保障性收購沒有得到有效落實,棄水、棄風、棄光現象嚴重,可再生能源補貼需求比較大,並且存在拖欠的問題,這些情況的出現嚴重影響了可再生能源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為此,可再生能源規劃提出了幾個主要的政策思路:

一是要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導向的管理體系,按照法律要求,確定規劃期內各地區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指標,以及全社會電力消費量中及全部發電量中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比重指標要求,在此基礎上明確了各級政府和主要能源企業在清潔能源發展方面的責任,建立以可再生能源利用指標為導向的能源發展指標考核體系。

二是要貫徹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明確風電、光伏發電的年度保障小時數,我們已經徵求了相關部門和市場主體的意見,核定了部分存在棄風、棄光問題地區規劃內的風電、光伏發電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將把落實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作為“十三五”期間電力體制改革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

三是要建立可再生能源綠色證書交易機制。為減少可再生能源對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的需求,《規劃》提出通過設立燃煤發電企業及售電企業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配額指標,要求燃煤發電企業或售電企業通過購買綠色證書作為完成可再生能源配額義務的證明,通過綠色證書市場化交易補償新能源發電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這項工作可與國家開展的碳交易市場相對接,降低可再生能源電力財政直補的強度,解決“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資金不足問題。

四是加強可再生能源監管工作。將在“十三五”期間定期對可再生能源消納、補貼資金的徵收和發放、項目的建設進度以及工程質量、項目的並網接入等工作開展專項監管工作,確保各項政策落實到位。謝謝你。

[梁昌新]第二個問題請梁志鵬司長回答。


圖為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回答記者提問。鐘雲松 攝

[新能源司副司長 梁志鵬]關於光伏發電到2020年達到1.05億千瓦的問題,這是一個關鍵的問題。也是我們在編制規劃過程中非常關注的問題。我們在制定“十三五”太陽能發展規劃時,對光伏發電進行了基本的考慮,在“十三五”時期光伏發電的主要任務是産業升級、降低成本、擴大應用。

在光伏建設的規模方面,不是簡單地規模越大越好,而是要把光伏的規模化發展和産業的技術進步結合起來,在這方面要堅持正確導向,並不是簡單地在各個地方建光伏電站,盲目地擴大建設規模並不能帶來光伏産業的技術進步。在光伏産業技術進步方面我們主要採取兩個措施。

一是通過領跑技術基地建設,把規模化光伏電站和上遊整個産業鏈技術進步結合起來,這是一個協同創新,目的就是給先進的技術提供市場,加速降低成本。二是在分佈式光伏方面,結合完善機制、電價改革,推進市場化交易,使交易成本降低,充分發揮其優勢,使國家的補貼能夠早日落實,從而鼓勵各類投資者全面參與分佈式光伏投資建設。

在光伏發電的規模上來看,1.05億千瓦並不是一個上限,而是一個指導性的發展規模。如果分佈式光伏發展市場環境轉變得比較快、進展得比較好,建設規模就會發展得大一些。另外對光伏發電的規模不應過於敏感,因為光伏發電的利用小時數比較低,在中部地區每千瓦每年只能發一千多度電,所以按照規模它只是火電1/4的發電量。對於我們來講,“十三五”關注的重點是推進光伏的技術進步,加速成本下降,所以要把國家的補貼資金效益最大化,不是單純地擴大規模。謝謝大家。

[新華社記者]請問“十三五”期間水電移民將如何更好的獲益,如何推動水電扶貧?

[朱明]“十三五”時期移民安置工作需要高度重視,移民安置工作一直是水電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十三五”水電開發將在加大貧困地區水電開發力度的同時,進一步完善移民安置政策,積極調整完善水電資源開發收益分配政策。

一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精神,統籌做好水電開發群眾共享利益機制和水電移民政策完善研究,出臺《少數民族地區水電工程建設徵地移民安置規劃設計規定》,研究提出建立健全水電開發利益共享機制的意見,將從發電中提取的資金優先用於本水庫移民和庫區後續發展,增加貧困地區年度發電指標,提高貧困地區水電工程留成電量比例,落實和完善水電開發財政稅收政策,讓當地和群眾從能源資源開發中更多地受益。

二是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産收益扶持制度,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相關改革試點,對在貧困地區開發水電站用集體土地的,試行給原住居民集體股權方式進行補償,讓貧困人口更好地分享資源開發收益。

三是積極推動貧困地區可再生能源開發建設,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加快推進貧困地區流域龍頭水庫和重大項目建設,支持離網缺電貧困地區小水電開發,更好地發揮水電開發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的促進作用。謝謝。

[中國能源報記者]剛才提到地熱能的利用在規劃中提到了新的高度,我的問題是目前地熱能的利用情況是怎樣的?預期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謝謝。

[梁昌新]請梁志鵬先生回答。

[梁志鵬]再回答一下地熱能的問題,在可再生能源發展方面,目前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是比較快的,但是在可再生能源供熱應用方面發展相對比較慢,在國際上也是這種情況。實際上在我們轉變能源結構,轉變能源生産消費方式的過程中,供熱方面的推進效果可能更顯著、更直接,也可能獲得更大的社會效益。地熱能是可再生能源供熱的最主要的方式。

我國地熱能資源十分豐富,其地熱能的利用包括兩種方式。一是利用淺層地熱能供熱,包括地表的土壤、地下的水提取的能量,也包括地面的水甚至空氣都可以利用淺層地熱能出來。二是超過一千米深的中深層水熱型供暖。在過去幾年中,這兩種方式在我國發展得都比較快,技術也日趨成熟,比如在河北雄縣,中深層供暖建設已形成規模,淺層地熱能的利用規模也在擴大。

我們國家的地熱能資源很豐富,淺層地熱能每年可開採資源量折合7億噸標準煤,中深層地熱可開採資源量折合19億噸標準煤。目前地熱利用量比較少,只是達到了總量是5億平米的地熱供暖的量。“十三五”時期,到2020年地熱能供暖要達到16億平方米,凈增11億平方米。地熱能供熱是可再生能源供熱重要的方面。特別是在環境要求比較高和目前污染比較嚴重的京津冀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地熱能供熱將會發揮很大的作用。

按照現在制定的地熱能規劃,在京津冀地區,到2020年地熱能供暖面積將達到4.5億平方米,這個量在京津冀地區城市供熱量裏面大約佔1/5。在其它地熱能資源很豐富的地區也要把地熱能作為重要的方式。地熱能也有很多其他的應用,比如農業生産大棚供暖。地熱能在農村供暖中也能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在“十三五”時期,我們國家在對地熱能供暖制定一系列政策,支持地熱能供暖。謝謝。

[記者]近年來,圍繞垃圾發電出現一些群體事件,請問“十三五”期間垃圾發電如何實現健康發展?

[朱明]這個問題問得也非常好。各方面都比較關注垃圾發電。根據《可再生能源法》,城鎮生活垃圾屬於可再生能源,垃圾焚燒發電是垃圾處理的一種重要方式,截至2015年底,垃圾焚燒發電裝機容量約480萬千瓦,發電量約250億千瓦時,年處理垃圾約8000萬噸,約佔年垃圾産生量的40%。“十三五”期間我們將穩步發展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根據規劃,到“十三五”末期,垃圾焚燒發電裝機容量約750萬千瓦。在做好環保、選址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的前提下,在具備條件的大中城市穩步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鼓勵建設垃圾焚燒熱電聯産項目。加快應用現代垃圾焚燒處理及污染防治技術,提高垃圾焚燒發電環保水平。

垃圾發電是重要的垃圾處理措施,項目選址要符合國家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要求。目前一些地方垃圾發電項目出現了明顯的“鄰避”效應,甚至出現群體性事件,主要原因是,群眾對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及相關的污染物處理技術不了解,産生恐懼心理,對垃圾發電一概排斥;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沒有發揮出來、監管不到位,項目公開透明不夠,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些已建垃圾處理設施運行不規範,污染物處理不過關,引發群體意見。

國務院已部署解決垃圾發電“鄰避”效應,環保部牽頭,已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要做好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加強和規範垃圾處理設施選址;督促項目單位採用先進垃圾發電技術及污染物處理技術,做好相關環保工作;加強輿論引導,宣傳垃圾焚燒發電的科學知識,努力消除群眾的認識誤區。

[記者]近年來,多地出現“棄風”、“棄光”現象,請問規劃中將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何勇健]棄風棄光問題主要是體現在能源系統的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要通過能源系統整體優化來解決這一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優化開發佈局。《規劃》提出把風電開發佈局從以“三北”為主轉到以中東部為主,這個轉移有三大利好,首先有利於減少電力大規模遠距離輸送;其次有利於促進就地消納,我國負荷中心主要集中在中東部,風電消納能力較強;最後是中東部地區火電、風電上網價格差更小,同樣的補貼在東中部地區可以支持更多的新能源發展。剛才李仰哲先生已經介紹到了,“十三五”我國風電新增裝機58%位於中東部,新增太陽能發電56%位於中東部。新常態下,中東部地區對外來能源的需求在減弱,跨區域大規模輸電的矛盾也越來越突出,需要在落實消納市場的前提下,運用市場機制,促進輸電通道的建設,《規劃》安排的輸電通道充分考慮了解決當前“棄水”問題和實現可再生能源的打捆外送。

二是要補上短板。增強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加強優質調峰電源建設。《規劃》提出“十三五”開工建設抽水蓄能電站6000萬千瓦,天然氣發電裝機規模達到1.1億千瓦,較之“十二五”有大幅提高。同時更多地發揮存量機組的作用,實施“三北”地區火電靈活性改造。通過以上措施,電力系統調峰能力會有較大改善,這將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

三是要實施能源需求側管理,讓廣大用戶自主參與系統調峰。據統計,各省電力負荷中,尖峰負荷小時數都不足500小時,通過需求側管理,可以有效減少大量新增裝機,降低用戶用電成本。目前東北地區已經開展了試點,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十三五”國家將重點推進,加強管理。

四是要實施多能互補集成優化工程。整合不同能源品種,實現梯級利用,比如採用熱電冷氣多聯供的形式,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促進體制機制創新。

五是要進一步深化體制改革,尤其是在電力和天然氣領域,推進能源價格改革。科學的價格機制和調峰補償機制可以讓市場自主實現錯峰調峰和優化佈局,很多非常尖銳的矛盾通過完善價格機制就能迎刃而解,所以體改可以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十三五”規劃主要是從這五個方面促進系統的優化和能源系統效能的提高,達到協調發展的目的。

[經濟日報記者]我們現在制定規劃都是五年規劃,當前我們國家進入經濟新常態,經濟增速和能源需求都在放緩,那我們增速的變化也是“十三五”能源規劃面臨的新的挑戰,那我們如何考慮和應對這樣一種變化的?我們對主要發展目標設定的可行性又是如何把握的?

[何勇健]感謝您的提問,規劃目標的制定是難點問題,經濟新常態下,能源發展趨勢如何把握,既不能簡單地將歷史趨勢外推,也不能照搬國外經驗,否則推理方法就會出問題。面對這樣的難題,我們在《規劃》編制中充分發揮各方力量,組織社會各方面來研究和論證這個問題,經過了比較充分、廣泛的徵求意見的過程,應該説集中了各方面的智慧,形成了對“十三五”能源需求的判斷。這裡面有兩個主要目標大家比較關心,一個是能源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煤以內,另一個是全社會用電量6.8到7.2萬億度左右。經過前期的充分論證,群策群力,我們認為,這個發展目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的形勢,符合我國國情下的發展階段,是基本可行的。我簡單從幾方面給大家作一個分析介紹。

從年均增速來看,“十三五”能源消費增速年均在大概2.5%左右,比“十二五”低了1.1個百分點。電力增長的速度是在年均3.6%-4.8%,比“十二五”低了1-2個百分點。增速在變換,在放緩,符合新常態下的新趨勢。

從能源強度來看,按照現在規劃的目標也可以完成單位GDP能耗降低15%、單位GDP碳排放降低18%的指標要求,而且還留有一定的餘地,是完全可行的指標。從人均用能情況來看,依據規劃,2020年我國人均用能達到3.5噸標煤左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縮小,約為美國的1/3,日本的2/3,差距在逐步縮小。從人均用電量看,2020年人均用電達到5000度,接近歐洲大多數國家水平。目前,法國7000度,日本8000度,美國13000度,我國基本達到歐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70%-80%,這也符合我們正處在工業化後期的發展階段。 所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我們的發展目標應該是基本可行的,符合我國的發展階段和變化趨勢。

還有大家可能比較關心煤炭的消費比重,從2015年的64%降到2020年的58%,下降6個百分點,變化幅度還是很大的,也是具有可行性的。

一是在大氣污染防治大背景下,各界對能源的清潔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能源走更清潔化的發展道路。目前,我國採取了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煤改氣、煤改電等多項政策,為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費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環境。二是從整個能源消費結構調整的趨勢來看,不同能源消費比重此消彼長。到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增量大概是6億噸標煤。為實現15%的非化石能源發展目標,需要新增非化石能源2.3億噸標煤,加之天然氣消費10%的目標,清潔能源消費增量佔能源消費總增量的70%以上,最後剩餘的增量空間就需要通過煤炭填補,煤炭增長空間大概也就1億噸標煤左右,基本維持當前的消費水平,這也符合我國的特定國情和發展階段。

綜合以上方面,《規劃》提出的能源消費總量、用電量和煤炭比重下降等指標都是可行的。簡單給大家介紹這麼多。

[梁昌新]歡迎大家繼續提問。

[中國石油報記者]一是關於加強國家能源戰略保障的問題。規劃裏提到國內方面是加強新疆以及非常規及海上油氣勘探開發,一方面國內老的已經進入資源枯竭期,非常規海上油氣在目前的情況下也面臨一些挑戰,我國對外油氣依存度也達到相當高的程度,請問“十三五”時期對油氣保障是如何考慮的?二是關於清潔低碳能源利用的問題。目前我國不僅部分地區棄風棄光問題突出,有些地區在2016年夏天還出現了天然氣相對過剩的局面,想問一下規劃對這一塊是如何考慮的?剛才從供給側介紹了如何推動能源結構調整,請問在需求側推動清潔低碳能源利用方面有沒有考慮?謝謝。

[梁昌新]第一個問題請李福龍先生回答。

[李福龍]關於能源保障問題,供應得上、供應得好,實現清潔高效安全,始終是能源發展的首要問題。我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方面的情況。

一是多年來我們國家始終把立足國內、保障能源安全作為我國能源發展的重大方針。從改革開放一直到現在,我們能源的總自給率始終保持在80%以上。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能源資源稟賦和特點是以煤為主,油氣資源相對短缺。關於立足國內保障供應。一方面增加化石能源,特別是清潔低碳化石能源的供應保障能力。我們始終抓住兩個重點,一是實現石油的增儲穩産;二是加大天然氣包括頁巖氣、煤層氣等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以及海域天然氣的勘探開發,讓天然氣的增長盡可能快。另一方面就是做好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這篇文章。在做好煤炭安全供應基礎的同時,著眼保障環境安全,大力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加快非化石能源的規模化發展,主要是增加供給保障能力,夯實能源安全保障基礎。剛才這塊説得已經比較充分了,我就不贅述了。

二是合理引導能源消費。在規劃當中提出了一些措施,正如剛才介紹中提到的,要著力發展重要領域的能源結構調整和清潔替代。比如説發展綠色交通體系。大家都知道,近幾年我們在能源系統方面加大了充電設施建設力度,盡可能為新新能源汽車、電動汽車的發展創造好的條件。再有就是鼓勵發展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城際軌道交通。目前,高鐵、城際列車都是使用電力,而越來越多的電力都來自於非化石能源發電。

通過供用兩端共同發力,促進開發轉化利用協同聯動,走上一條清潔發展的道路。最近,大家可能注意到了,神華寧煤煤制油生産線已經建成投運了,總書記還對此作出了重要批示,這也是我們立足中國國情,開創中國煤炭清潔高效轉化利用道路的一個重要示範。

[梁昌新]關於能源系統優化的問題請何勇健同志回答。

[何勇健]剛才,我理解你問的問題是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除了供給側發力外,需求側還有哪些舉措。天然氣搞得多了,如何從需求側方面採取措施加大利用。關於需求側管理問題,“十三五”規劃中除了從供給側調控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重點工程外,還從需求側、用戶側提出了一些措施。

一是通過完善能源價格機制,加強“能效電廠”、“能效儲氣庫”建設。制定更加科學靈活的電價和氣價,讓用戶有效地調節自己的生産和消費活動,價格高的時候減少用,價格低的時候多用,通過價格機制很好地化解峰谷差這個矛盾。目前,隨著三産和居民用電的快速增長,用電峰谷差越來越大,加之快速發展新能源發電,電力系統峰谷矛盾突出。天然氣領域矛盾更為突出,北京市冬夏天然氣峰谷差達到16倍之多。通過“能效電廠”、“能效儲氣庫”,實現用戶參與調峰,相比新建調峰電源,經濟性和實際效果都更優。

二是培育發展新型業態。剛才提到的智慧電網、智慧微網、電動汽車以及大規模儲能等各種技術的發展,推動著分佈式能源的廣泛利用。分佈式能源網絡讓每個人都參與能源系統的調節,每個人既是能源的消費者、用戶,也是能源的生産者,這就是“十三五”規劃強調的“互聯網+”智慧能源的內涵,形成一個包括生産消費輸送各個環節可以完全互動的領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麼一個大的能源系統,也能實現能源的增值服務。通過需求側管理,讓用戶更多地參與進來,更多地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這也是“互聯網+”智慧能源的應有之意。

]三是從規劃的角度提倡科學合理的市場化機制,包括新興的商業模式、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監察等。通過新的商業模式的推廣和市場機制的建立,讓項目的投資方、各個市場主體能夠實現自我循環,形成商業化運作機制,實現項目可持續化發展,達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能源供應壓力的目的。

“十三五”規劃裏,有專門的需求側能力提升工程的內容,時間所限,我就簡要給大家介紹這麼多。

[梁昌新]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今天的發佈會因為時間關係,沒有一一解答各位的問題,下一步我們將以各種形式宣傳解讀《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希望社會各界,特別是新聞媒體的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能源發展。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