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興技術手段與物流業深度融合
——智慧物流更通達

2017-01-13 07:3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位於江蘇南京市雨花經濟開發區一家電商企業的智慧物流基地全面啟用。整個物流基地實現全流程自動作業,從訂單生成到商品出庫,最快可縮短到30分鐘。圖為工作人員在智慧物流基地作業。(新華社發)

智慧物流是利用信息技術使裝備與控制智慧化,代替人又高於人的物流發展新模式,其作用在於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強消費者體驗。智慧物流的發展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密切相關,雖然我國的智慧物流發展尚處初期階段,但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技術和産品的探索已經全面展開——

當前,我國物流業處於增速放緩、效率提升、需求調整和動力轉換的戰略轉型期。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為産業轉型升級創造了重大機遇。互聯網不僅作為一種技術手段,更作為一種思維方式,深刻影響著物流行業。以“互聯網+物流”為重點的智慧物流,開闢了物流業發展新路徑。

何為智慧物流?智慧物流是指以互聯網為依託,廣泛應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與物流業深度融合,實現物流産業智慧化,提升物流運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新興業態。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國家各有關部門發佈政策文件50多個,為智慧物流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

運用信息技術提升服務能力

新年伊始,圓通速遞推出的隱形面單服務成為解決用戶安全問題的“加密鎖”。1月8日,記者在圓通公司北京和平裏網點看到,快遞面單上的收件方姓名被隱去一個字,手機號有4位數字也被“*”號代替。圓通速遞研發中心高級總監譚書華介紹,目前隱形面單主要有三大“隱藏功能”,可實現對用戶手機號、姓名和地址信息的加密處理。

隱去了部分信息是否影響派送?譚書華説,圓通快遞員可以通過公司自主研發的“行者”APP,直接撥號至收件人,充分實現了“對收件者智慧送達,對不法分子智慧屏蔽”的功能。

中國倉儲協會副會長王繼祥認為,隱形面單服務的推出,正是中國快遞行業不斷提高信息化、科技化水平的結果,希望能在快遞行業儘快推廣。

今年1月初,在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主辦的“2017全國物流企業信息化峰會”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發佈了2016年物流信息化10大熱點,包括“互聯網+物流”已經上升到國家決策層面;物流企業互聯網化助力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物流平臺繼續成為資本密切關注的領域;物流平臺與物流企業的互聯互通是大勢所趨;無車承運人成為物流業發展的新話題;物流誠信平臺為失信聯合懲戒搭建了平臺;大數據是政府監管方式轉變的方向;車聯網技術成為商用車具有競爭優勢的賣點;智慧物流裝備在物流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區塊鏈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剛剛興起。

崔忠付提出,2017年將是物流企業信息化的新起點。物流信息化將快速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無車承運人試點將促進物流平臺建設;大數據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應用將更加深入;物流雲的發展是構建物流新生態的基礎;區塊鏈技術在物流與供應鏈領域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服務能力,轉變商業模式,是關係物流企業能否轉型成功的關鍵。

深度融合催生産業新模式

當前,我國物流業下行壓力較大,發展智慧物流成為新的增長點。智慧物流興起激發了商業模式創新和市場新進入者的參與,催生出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合同物流、互聯網+貨運經紀、互聯網+庫存管理等新模式,成為物流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源泉。

智通三千物聯信息服務平臺是一家全國性網上綜合物流交易系統,經過一年多發展,已實現了全國範圍內的貨源、車源信息互通共享以及在線交易、在線支付、在線保險、在線跟蹤,網點覆蓋26個省份的700多個縣、區、市,企業、司機用戶接近50萬家,月交易額近億元。

無論是靠物流起家的順豐速遞,還是依靠電商拓展物流的京東等企業,都在加速對智慧物流的探索。無人機、無人車、智慧快遞櫃、人工智慧算法等新興技術成為物流企業研發的核心。

順豐速遞推出了大數據增值服務“數據燈塔”,不僅可以對用戶的客戶群體“畫像”,給出廣告投放區域建議,還能通過分析消費者訂單、地域分佈及購買行為等大數據,作出分倉備貨方案,並提供消費者口碑分析,實現智慧分析和智慧分配。順豐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數據燈塔”融合了順豐內外部的海量數據,已覆蓋服裝、鞋靴、母嬰、美粧、生鮮、家電等多個行業。

業內專家指出,智慧物流可分為基礎期、導入期、成長期和發展期等幾個階段。基礎期以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包括設施設備機械化、自動化和標準化,以及物聯網、智慧終端、智慧倉庫等在內的推廣應用。導入期以智慧物流互聯互通為主,借助基礎設施,實現物流在線化和業務數據化。目前,我國正處於從基礎期嚮導入期過渡的重要階段。下一步,還可以深度融合,改變傳統産業運營模式,為消費者、客戶以及企業自身創造增量價值。(記者 楊國民 崔國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