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農民工欠薪這件事,李克強為何緊盯住不放?

2017-02-03 22:29 來源: 第一財經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月23日,李克強來到震後重建的雲南魯甸甘家寨村民甘永榮家。得知小夥子在外打工養活一家6口,卻被拖欠一年多工資,總理當即“怒”了:他是家中頂梁柱,傷害他就是傷害他全家。這既違背市場規則,更違背道德良心。決不能讓農民工背井離鄉流汗再流淚。

2月3日大年初七,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李克強總理即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建立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的長效機制。

年前臘月廿六,他在雲南慰問考察,魯甸震區一些村民向他反映外出打工被欠薪問題。聽到農民工的哭訴後,總理當即“怒”了。他嚴肅要求隨行地方和部門負責人要負起責任來,儘快幫助他們依法討薪,同時要對這一問題進行一次全面排查。

究竟什麼原因,讓李克強對農民工欠薪這件事緊盯住不放,從年前一直掛念到年後?上班頭一天的常務會給出了答案。

總理的一番話説得既動情又在理:春節剛過研究這件事,就是要對廣大農民工發出強烈的信號:各級政府支持你們出去打工,並保證你們出得去、有所得。決不能讓廣大農民工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回報!

自然形成的國情是,正月十五過後,是農民工外出打工的高峰期。抓典型問題、部署務實舉措,當然要謀劃在前。事實上,李克強從雲南回京後立即作出批示強調,治理欠薪事仍需加大力度,農民群眾打工不易,掙的都是辛苦錢,往往承擔著整個家庭的希望,再拖欠他們的工資實屬不該!要想辦法拿出治本之策。

于情于理,解決欠薪、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不僅事關社會公平正義,這也是總理屢屢提及的“社會底線”。底線之所以不能突破,往大裏説,30多年來農民工為國家快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功臣不可忘;從小處看,每個家庭,外出農民工都是家中的“頂梁柱”,欠薪不僅是對他們一家老小的直接傷害,也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極大傷害。

總理不僅算了一筆“良心賬”,還算了一筆“經濟賬”。首先是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解決好農民工欠薪問題被明確為其中一項重要舉措。李克強一直強調,就業事關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根據國家統計局去年發佈的2015年農民工數據報告,我國共有2.7億農民工,佔人口約兩成,佔就業人口比例無疑還要高出不少。可以説,農民工就業穩,整個社會就業的大盤子就穩了不少;農民工就業如果出現波動,整個就業局面勢必也會波動。

正因為此,總理曾把大學畢業生就業和農民工就業形象地比作整個社會就業的“經緯線”,要求這兩方面工作要做到“頂天立地”。而欠薪正是最容易造成連鎖反應、打擊農民工就業積極性的一個“頑疾”。看似小切口,但總理從中以小窺大,把它作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一個“抓手”。抓農民工欠薪問題,實質就是抓就業,背後的根本就是保證中國經濟平穩運行。

其次,這也是延續我國勞動力紅利的一步棋。正如李克強在當天常務會上指出的,我國30多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其中很重要一條就是把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讓勞動力能夠自由流動,建立起勞動力市場。今天,雖然學界對中國人口紅利是否消失存在爭議,但實事求是觀察,尚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勞動力沒有完全釋放出來,勞動力紅利還可延續,勞動力密集型産業也還需要長期存在。當務之急是創造更好的就業條件,釋放這部分存量。而這首先就要創造一個勞動力願意繼續流動、可以安心勞動、能夠公平獲得報酬的市場環境。

這種宏觀環境,必須從解決農民工欠薪這樣的微觀問題入手破題。所以總理才擲地有聲地強調,拖欠農民工工資,發現一起解決一起,必須反復抓、抓到底。(陳翰咏)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