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山東淄博:從“企業追著審批跑”
到“審批圍著企業轉”

2017-02-09 17:2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山東淄博:從“企業追著審批跑”到“審批圍著企業轉”——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發現典型經驗做法之十四

新華社濟南2月9日電(記者 蕭海川)審批環節多、辦結週期長、流程成本高,曾是企業投資項目審批難邁的幾道坎。在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中,督查人員發現山東省淄博市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主動打破部門內部藩籬,疏浚審批流程堵點。在提升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時,更為企業帶來可觀的改革紅利,贏得各方認可與稱讚。

從一年半到兩星期:行政審批的“淄博速度”

“現在,我們企業的投資項目審批,一般兩個星期就能辦結。放在幾年前,這是連想都不敢想的速度。”沈雲飛是淄博民基化工有限公司的安全與環保部負責人。自從2013年接觸單位的投資項目審批,他親歷了辦結時限從十幾個月變成十幾天的蛻變。“可以説,在這裡企業感覺很舒服。”沈雲飛説。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以企業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為出發點,著力建設“行政審批事項最少、審批效率最高、審批收費最低”的“三最”城市。淄博首創的投資項目遠程視頻聯動審批機制,已成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有效手段。

去年,淄博市分兩批承接上級簡政放權事項,審批再度提速29%。現在市級審批事項保留124項;平均審批時限由5.1天壓縮至3.61天;審批收費項目保留19項,市場活力明顯增強,去年底市場主體總量同比增長14.4%。

記者了解到,淄博市去年投資項目聯合審批的辦結時限,已由過去的1年到1年半,縮短至10多個工作日即可辦結。截至目前,已有450個項目完成遠程視頻聯審,涉及投資金額約879.1億元。

淄博市“三最”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任書升表示,現在投資項目審批與過去相比,審批時間和成本節省了三分之二。這既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更為企業的主打産品贏得市場搶得了先機。

“對企業來説,早投産半年就意味著幾千萬元的潛在收益。”沈雲飛掐著指頭粗算了一下,去年企業投資項目的立項投産週期從一年減為三四個月,僅成本就能節省4000萬元至6000萬元。

“互聯網+”讓行政審批換擋提速

“淄博的聯合審批,是改到骨子裏的改革。切實讓企業感受到簡化審批手續的好處。”山東東嶽集團企業管理處負責人許茂國,已有近十年的“跑審批”經驗。他告訴記者,以往“跑審批”帶著幾多無奈與疲憊,現在只需遞交相應材料,之後的事情“政府幫我們做”。

凡縣區有項目申報,就可立即提出申請,市行政審批中心即召集相關部門首席審批代表進行聯合審批。各部門對同一項目提出各自審批意見,既根治部門間推諉扯皮,更讓企業擺脫來往奔波之苦。

“一根光纜、兩台電視、現場審批”已成為淄博市行政審批的標準配置。一場視頻聯審會,能將建設項目所需的發改、住建、環保、國土、消防、水利、安檢、人防、地震等十幾個部門“一網打盡”。

利用互聯網技術打破部門壁壘、時空限制的背後,淄博市還從多角度充分賦權、優化流程,真正實現從“坐等服務”到“上門服務”的轉變。譬如從部門內部體制進行徹底改革,將審批職能集中到行政許可科,並整建制進駐行政服務中心實行集中辦公。在此基礎上,聯辦部門確定投資項目聯合審批首席代表的權限。所有首席代表可當場決定有關事項,無需再回單位請示彙報。

謹慎用權、用心服務:自我改革不停步

“我們週五遞交材料,當地住建部門週末加班審批,企業週一就拿到了施工許可證。政府的辦事態度真不一樣了。”藍帆醫療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統毅對行政審批的“淄博速度”深有感觸。在行政部門指導下,投資8.2億元建設的醫療器械項目,每個審批環節都壓茬進行。“做第一步時,就被告知到第三步需要準備哪些材料。我們也心裏有底了。”劉統毅説。

在採訪中,許多企業負責人表示政府行政審批的加速與精簡,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變化。劉統毅説,原本難以預測的審批時間,如今成為企業項目進度的已知因素。春節前,企業所在縣區還主動派員詢問企業2017年的項目規劃,商定統籌工作安排。

沈雲飛則開玩笑地講起現在的“幸福煩惱”:“過去往往是‘萬事俱備,只欠批文’,如今有時批文反而要等企業資金到位。”許茂國説,以前企業打電話催政府,如今政府微信群裏催企業。每年政府業務部門、第三方機構都要數次派員登門,詢問企業對政府服務滿意與否,諮詢進一步改進的方向。

任書升説,2017年淄博還將加大行政審批領域的改革力度,將投資項目的改革經驗應用到更廣闊的公共服務領域,建立從市到村居的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同時進一步提升互聯網申報辦理事項的比例,探索實行建設項目聯合驗收、聯合現場勘查等機制。最終令改革紅利惠及更多企業、更多群眾。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