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貴州黔西南州發展特色産業推動脫貧致富

2017-02-11 07:3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貴陽2月10日電(記者 胡璐、李平)“通過種植食用菌,目前我脫貧已不成問題,但我更想通過學習種植技術,獲得脫貧能力。如果掙到錢了,我準備以後自己蓋個大棚種食用菌。”家住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的貧困戶李正安興奮地説。

今年他在安龍縣食用菌産業園承包了兩個由政府扶貧資金修建的食用菌大棚。據他測算,如果管理得好,一年賣鮮菇收入將達到11萬多元,扣除6.6萬元的成本投入,純收入有近5萬元。

從李正安身上,能夠看到近年來黔西南州推動三産融合發展特色産業,助力貧困群體脫貧成就的一角。

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在10日召開的全國産業扶貧貴州黔西南州現場會上表示,産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在這一過程中,選準用好優勢是根本,創新則是動力,需要在體制機制、技術、人才等方面下功夫、出實招。今年將重點抓好“五區一園”建設,其中的“一園”就是現代農業産業園。

近年來,黔西南州立足資源稟賦優勢和國內外市場需求,通過三産融合,同時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打造並不斷完善利益聯結、帶貧機制,走出了一條效果好、可持續的扶貧新路徑。

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黔西南州所産的薏仁米具有色白、飽滿、富含蛋白質等特點,藥用價值和使用價值很高。當地種植夏菇等食用菌質量也非常有優勢。立足於比較優勢是黔西南州選擇重點發展薏仁米和食用菌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按照三産融合理念,黔西南州安龍縣政府與貴州安慶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安龍縣食用菌産業園,集食用菌標準化種植、菌包和菌棒生産、幹品加工及觀光旅遊等多項功能于一體。按照“政府籌資建設、農戶租用孵化、企業保底收購”的模式發展食用菌産業,使各方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實現了三方共贏。

2014年以來,安龍縣已有100戶410人租種食用菌大棚,其中覆蓋精準扶貧戶82戶331人。由於品質優良,安龍縣的鮮菇已暢銷廣州、深圳、昆明等地市場。

黔西南州也積極打造了“興仁縣薏仁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安龍縣薏仁現代生態高效農業示範園區”等省級農業園區,示範帶動效果十分明顯。

與此同時,還注重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帶頭作用,打造公司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安龍縣鼓勵龍頭企業利用在資金、技術、人力資本上的優勢和管理經驗,帶領中小企業少走彎路。採用由貴州匯珠薏仁集團收購、合作社協調、農戶種植的方式,在薏仁種植面積較大的村組建了60多個專業合作社,並在運行中綜合考慮各方利益,建立科學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

不僅如此,貴州省還專門設立了1200億元的産業扶持基金,黔西南州政府也積極搭建科研平臺,構建薏仁高端産品研發體系,並出臺出口獎勵政策,拓寬産品市場份額。目前這裡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薏仁米加工集散地,控制著全球70%左右的原米供應量,所研製的“薏仁精米”“薏仁即食速溶粉”等6大系列20多種産品銷往全國各地,並出口美國、日本等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宋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