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改革提升效率 服務實體經濟

2017-02-21 07:19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改革提升效率 服務實體經濟
——聚焦金融領域改革

2016年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走勢更趨分化,世界經濟發展不確定性有增無減,同時我國經濟運行也出現了很多新變化。面對極其複雜的內外部環境,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堅定推動金融領域各項改革,有效應對來自宏觀格局變化和金融創新的挑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取得了積極效果。

2016年,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了很多新變化,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和嚴峻——

從國際上看,全球“黑天鵝”事件頻發,美元加息預期增強,國際經濟金融和流動性形勢高度複雜多變;從國內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增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政放權成效逐步顯現,但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通脹壓力有所上升,部分地區資産泡沫問題凸顯。

在此情況下,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堅定推動金融領域各項改革,有效應對來自宏觀格局的變化和金融創新的挑戰,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取得了積極效果。

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隨著利率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目前我國存款利率上限已經放開,僅保留存貸款基準利率。而我國貨幣政策的價格型調控和傳導效率還有待增強,尤其是對信貸市場的傳導還不夠順暢。在存款利率上限放開之後,如何健全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增強利率調控能力,是利率市場化改革面臨的新課題。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2016年以來,人民銀行進一步完善央行利率調控和傳導機制,一方面繼續注重穩定短期利率,持續在7天回購利率上進行操作,釋放政策信號,探索構建利率走廊機制,發揮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作為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注意在一定區間內保持利率彈性,與經濟運行和金融市場變化相匹配,發揮價格調節和引導作用。為增強利率傳導效果,在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常態化提供流動性的同時,注意發揮其作為中期政策利率的功能。

同時,央行還強化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報價質量考核,改進發佈時間,更好地反映市場利率變化情況。進一步擴大貸款基礎利率(LPR)報價行範圍,推動拓展LPR應用範圍。最新的實證檢驗顯示,央行7天回購利率和MLF利率這兩個主要的操作利率品種對國債利率和貸款利率的傳導效應總體趨於上升。

進一步完善匯率形成機制

近一段時間以來,人民銀行一直著力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著力引導預期。2016年春節以後,初步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機制,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特徵更加清晰。

按照“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機制,做市商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由兩個組成部分直接相加而成,一是銀行間外匯市場前日16時30分的收盤匯率,主要反映市場供求情況;二是為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穩定,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應調整的幅度,主要是反映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機制提高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形成的規則性、透明度和市場化水平,在穩定市場預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一方面,在規則明確以及前日收盤匯率、籃子貨幣權重和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都公開透明的情況下,雖然各家做市商參考中國外匯交易系統(CFETS)、國際清算銀行(BIS)、特別提款權(SDR)三個貨幣籃子的程度不同,導致其中間價報價有所差異,但變動方向和大體幅度具有較高的一致性,因此市場參與者能夠比較準確地預測當日中間價。另一方面,由於美元走勢具有不確定性,參考一籃子貨幣使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也會呈現雙向浮動的特點,這有助於打破市場單邊預期,避免單向投機。

“尤其是在美元大幅走強的環境下,保持了市場預期總體穩定,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基本穩定,對美元雙邊匯率彈性進一步增強。”2016年12月30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為94.83,接近五個月高點。2016年全年,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的年化波動率為2.8%,低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3.6%的年化波動率。

深入推進金融機構改革

2016年,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加快推進。有序推進落實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修訂章程、建立健全董事會和完善治理結構、劃分業務範圍等改革舉措。通過改革,三家銀行的資本實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提升,有利於充分發揮開發性、政策性金融在支持重點領域、薄弱環節、關鍵時期的功能和作用。

農村信用社改革進展順利,資産質量有所改善,涉農信貸投放增加,産權制度改革進展順利。截至2016年9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資本充足率為11.5%;按貸款五級分類口徑統計,不良貸款比例為4.3%,與上年末持平。全國農村信用社的各項存貸款餘額分別為21萬億元和13萬億元,比上年末分別增長13%和9%。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金融機構存款規模、資本充足水平、資産質量、流動性狀況、風險管理水平以及公司治理等,逐步實施風險差別費率,有利於促進公平競爭,獎優罰劣,是發揮存款保險風險約束和校正作用的重要措施。

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2016年,監管部門建立了本外幣一體化管理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框架。對金融機構和企業不實行外債事前審批,而是由金融機構和企業在與其資本或凈資産挂鉤的跨境融資上限內,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

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政策法規司)司長徐衛剛表示,這一政策的實施,進一步豐富了境內市場主體特別是中資企業的融資渠道,有助於降低融資成本,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更好地服務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2016年,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措施進一步完善。外匯局發佈新規,對境外機構投資者實行登記管理,境外機構投資者應通過結算代理人辦理外匯登記;不設單家機構限額或總限額,境外機構投資者可憑相關登記信息,到銀行直接辦理資金匯出入和結匯或購匯手續,不需再到外匯局進行核準或事前的審批;資金匯出沒有鎖定期及分期匯出的安排。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30個境外機構或産品在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完成備案。

改革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管理制度。提高對RQFII和QFII機構外匯管理的一致性,推動境內金融市場開放。主要內容包括:參照QFII管理,將機構資産規模一定比例作為獲取額度(基礎額度)的依據,額度管理方式統一調整為餘額管理。簡化額度審批管理,對機構基礎額度內的額度申請採取備案管理並自動獲取。便利RQFII資金匯出入。徐衛剛表示,相關政策實施以後,市場反應良好。

落腳于服務實體

未來,我國仍要深化各項金融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金融運行效率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要進一步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繼續培育市場基準利率和收益率曲線,不斷健全市場化的利率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利率走廊,提高常備借貸便利操作效率,有效發揮利率走廊上限作用。

增強利率調控能力,疏通央行政策利率向金融市場及實體經濟的傳導。督促金融機構增強自主合理定價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

要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通過增加供給和競爭改善金融服務。繼續深化大型商業銀行和其他大型金融企業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決策、執行、制衡機制,把公司治理的要求真正落實于日常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之中。

徐衛剛表示,2017年,外匯管理工作將堅持穩中求進,以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為基本點,以服務實體經濟為落腳點,進一步推動改革,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研究與貿易有關的外匯貸款結匯和內保外貸的資金回流,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研究擴大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企業範圍,開展相關改革試點。進一步擴大自貿試驗區開放,發佈統籌支持全部11家自貿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創新政策在自貿區內的先行先試。推進外匯賬戶改革,開展外匯賬戶清理整合和本外幣賬戶管理改革工作。進一步加大對外匯違規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記者 張 忱)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