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共享 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2017-03-03 08:44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習近平總書記談共享

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共享發展理念,其內涵主要有4個方面。一是共享是全民共享。二是共享是全面共享。三是共享是共建共享。四是共享是漸進共享。這4個方面是相互貫通的,要整體理解和把握。

落實共享發展理念,“十三五”時期的任務和措施有很多,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層面的事。一是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舉全民之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先富帶後富  政策來幫助

探訪楊愛東在貴州省天柱縣紅坪村的老家,車子下了高速一頭扎進大山,在深林密草中穿行半個多小時,豁然一片谷地,頗有幾分桃花源的味道。可在四五年前,紅坪村還是個人均純收入不足2000元的貧困村。

提及變化,村民們都誇楊愛東。“我長在農村,種地養豬是我的全部生活。可如何把地種好,將豬養出名堂,我一直在琢磨。”楊愛東説,沒經驗,她便起早貪黑到周邊10多個集場了解行情;沒資金,就把嫁粧賣了湊錢……

後來,楊愛東富了,但同鄉姊妹仍是養豬為過年,養雞為換鹽。楊愛東便將自己的養殖場作為實驗基地,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如今全村已擁有26個養豬場,僅紅坪村下艾組21戶村民中,就有19戶從事規模養豬,僅此就使村民戶均增收2.8萬元。

如今,紅坪村摘掉了貧困帽,回想這些年,她感觸頗深,“脫貧攻堅歸根到底離不開産業發展,農民致富和政策扶持分不開。”

“農民創業沒技術不行,200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病就席捲了養殖場,300多只雞鴨和100多頭豬無一倖免,投入的10多萬元眨眼工夫成了泡影。”楊愛東説,“現在情況好多了,去年貴州全省開展‘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地頭,協調引進農業科技服務項目、資金。農業發展特色産業縣和鄉鎮農技站一般也都會安排相關技術人員跟蹤指導。”

“農民創業一般啟動資金少,也沒有什麼抵押物,再加上農業經營週期長風險高,從銀行貸款不容易。”以往讓楊愛東擔憂的還有資金,如今翻著她的賬本:“貴州省工商局出臺‘3個15萬元’項目,我得到補貼5萬元;州級農業産業發展專項資金補貼20萬元……沒有這些,我也走不到今天。”

據了解,貴州還推出了面向精準扶貧農戶的小額信用貸款“特惠貸”,對建檔立卡貧困農戶提供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的貸款,免擔保抵押,並由財政提供扶貧貼息支持。“現在貴州還有370多萬貧困人口,如何通過政策支持引導,激發農民創業熱情,幫助他們參與産業項目發展,進而實現增收脫貧,仍需更深入的探索。”楊愛東説。(記者 郝迎燦)

臨海沿邊的小康人

京族是我國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也是唯一的海洋民族,主要聚集在大陸與越南交界處的巫頭、萬尾、山心三個小島上。廣西東興巫頭村就在巫頭島上,全村2225人,其中98%是京族人。“村子臨海沿邊,土地鹽鹼化嚴重,每畝只能産水稻200斤。”廣西東興江平鎮巫頭村黨支部書記阮愛興説。

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近年來, 巫頭村始終是美麗廣西建設的示範點。窮則思變,阮愛興和村幹部們有了新想法——把鹽鹼地改造成對蝦養殖魚塘。一開始村民有顧慮:以後萬一種回水稻,魚塘能改造回來嗎?沒有養殖經驗,虧本了怎麼辦?“我們一邊挨家挨戶做工作,一邊擼起袖子帶頭幹。帶頭幹的村幹部每人承包30多畝,第一年就凈賺5萬多元,隨後村民們也都爭先恐後地承包改造鹽鹼田。”阮愛興説。

近幾年,阮愛興又發現,魚塘單靠個人承包,市場發展空間有限;幾千畝靠少數村民來開發,經濟上也有困難。於是,以村組為單位,引進外地投資,成為致富奔小康的又一重要舉措,這樣村民既有土地租金,又可以在家門口從事其他工作。為促進村子全面發展,巫頭村還通過了“3331致富工程”,即村裏30%的人進行海洋捕撈,30%從事海水養殖,30%做海産品加工,10%搞邊貿生意,形成“生産—加工—銷售”一條龍、共享式的産業發展模式。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阮愛興每年的建議都和少數民族發展、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有關。“當代表4年來,我總共提了12條建議,件件都得到了回應。國家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的政策非常給力,單是國家民委的扶持基金,京族三島每年就能得到100多萬元。”阮愛興介紹,目前全村絕大多數人家住上了樓房,人均年收入1.3萬餘元,全村私家車就有300多臺,每3戶就有一輛私家車。

“現在産業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阮愛興説,“比如海蜇加工一般只是簡單處理包裝,每箱海蜇只能賣80到100元。我們了解精細加工後每箱可以賣到500元。未來我們要加強和外面市場對接,讓加工水平有顯著改善,讓生活水平再有一個大提升。”(記者 陳亞楠 王雲娜)

生二胎,不再擔心了

就在全國兩會開幕前,來自廣東省東莞市橫瀝鎮的曾香桂生了第二個孩子。要知道,作為一個典型的外來務工人員,曾香桂的戶口還在老家湖南新寧縣農村。可對於兩個孩子未來在東莞的入學、就醫等問題,她卻毫不擔憂。

“沒關係啊,近年東莞在積分入戶基礎上又推出了積分入學,讓我們也能享受到跟本地人一樣的教育。”曾香桂説,大女兒今年8歲,憑藉自己在學歷、社保、納稅等方面的積分,成功入讀了一家公辦學校;更感謝國家放開二胎政策,二兒子的出生湊成了個“好”字。現在,全家都沉浸在忙碌的喜悅中。

曾香桂1999年中專畢業後到東莞打工,一番摸爬滾打後成為瑞豐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工會主席。“起初我也沒有在這一直生活的底氣,更別提生二胎了。”曾香桂説。

2013年,曾香桂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第一次參加全國兩會,她在會上道出了眾多外來務工人員的心聲——希望優質教育資源向外來務工人員傾斜。之後幾年,包括東莞在內的諸多城市著力推進城市公共服務均等化。“拿子女教育來説,東莞已拿出一半的公辦學位分配給異地務工人員子女,剩下的政府也以購買民辦學校學位的方式盡力予以解決。醫保更是平等覆蓋所有人,不管你戶口在不在這裡。所以我現在在東莞生二胎,還有啥擔心的?”曾香桂説。

讓曾香桂印象深刻的是,公共服務均等化不僅表現在上學、看病等剛需問題的解決,還包括提供個人提升、自我發展的機會。“畢業快20年了,過去的知識早已和現在的需求脫節,但對於外來務工人員來説,進修學習是個奢望。”曾香桂説,後來廣東省推出“圓夢計劃”,免費圓新生代産業工人的大學夢。她就在2013年報名考上了東莞理工學院工商管理專業的成教本科班,去年順利畢業拿到本科學歷。

如今,曾香桂和眾多異地務工人員一樣,已經紮根東莞,融入城市。曾香桂常常告訴身邊的外來工友,“城市把咱們當自己人,咱也要把這當自個兒的家,努力打拼,為這裡做貢獻。”(記者 賀林平)

擁抱互聯網  闖出新路子

互聯網來了,如臨大敵,如何順勢,怎樣應變,很多企業面臨二次創業。“幾年前我就不斷聽説傳統的線下服裝品牌要遭殃,的確我們受到了一定衝擊。”浙江雅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張華明説。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促進就業創業,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國務院曾專門印發意見,要求為電商企業合理降稅減負,逐步將旅遊電商、生活服務類電商等相關行業納入“營改增”範圍。

國家有創業支持政策,企業更應加油鼓勁。“我們研究分析,隨著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發展,消費者對品牌、産品的認知和消費行為將更多地受到親朋好友的影響。對於服裝品牌,如何增強品牌、門店、産品的曝光度和體驗度成了關鍵。”張華明説。

“如今,門店導購不再是守株待兔式的等待顧客光臨,而是主動將産品信息發送到顧客手機上,並且與電商平臺合作,推廣我們的産品服務。”據張華明介紹,企業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顧客瀏覽習慣、購物偏好,有針對性地推薦産品,縮短顧客決策成本,實現智慧匹配顧客需求。

伴隨著“二次創業”的深入,張華明認識到,“互聯網+”並不是簡單地開個網店、做個微信公號,而是要真正懂得和運用互聯網思維,全面升級企業內部流程。與此同時,他也看到年輕人有夢想有知識,其中一些擁有幹事創業的激情卻缺乏深思熟慮,熱衷互聯網卻顯得有些盲從。“為什麼不能讓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相輔相成,為什麼不能把60後、70後業已打下的根基和80後、90後的一股闖勁有機結合。”張華明且行且思。他著力推進企業打破固有模式,加強人才梯隊建設,讓一批年輕人走上企業的各個重要崗位,找到自己的創業平臺,實現企業發展和個人創業的雙贏。

互聯網講究融會貫通,發展也可以共建共享。這幾年,張華明企業營業額不斷攀升,特別是“微點單”數量大幅增加。張華明用實際行動告訴年輕人,“‘互聯網+’是工具,是新的商業模式和思維模式,但只要我們把握時代脈動,敢於挑戰新事物,堅持做好産品服務,滿足顧客需求,再傳統的實體企業,不僅不會被市場淘汰,反而可以實現創業成功。”(記者 徐雋)

窮孩子的教育大變樣

走進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大武鄉的一所寄宿制小學,青海省西寧市第十四中學特級教師龐曉麗的眼前一亮:教室整潔,窗明几淨,黑板旁邊是電教設備;宿舍乾淨,溫暖如春,上下床舖著厚實被褥;食堂敞亮,戴著白色廚師帽的師傅正在炒菜……

“真是大變樣了!”此前曾來校調研的龐曉麗説,“原先宿舍是大通鋪,床又冷又硬;廚房是小黑屋,又小又臟。現在,看著這些孩子自己一分錢不掏,學校包吃、包住、包學,真是欣慰!”

這些變化,也許在城市學校不值一提,可是這裡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氣溫常在零攝氏度以下。“我從調研中深刻感到,農村窮孩子的教育大變樣了,人民群眾有了更多的獲得感!”龐曉麗深有感觸。

據了解,教育部自2013年啟動實施“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工作,學生自帶桌椅、D級危房上課等現象在絕大部分地區已消除。2016年中央投入21.5億元,實施中西部項目和幼師國培項目,培訓教師約160萬人次,農村教師隊伍素質明顯提升。此外,鄉村教師補助中央獎補資金增至30億元,比2015年增加30.4%,覆蓋573個特困縣,惠及100多萬名鄉村教師……實實在在的變化,正在鄉村學校發生。

“百姓真正體會到了黨和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和關心!”玉樹孤兒學校的尼瑪校長對龐曉麗説,現在國家對民族地區扶持力度很大,每年都有民政廳或紅十字會撥付的教師培訓專項資金。“原來,我們學校教師缺編,沒想到,2016年,州上一下子分配給我們20個老師!”尼瑪校長用越來越流利的漢語告訴龐曉麗,這20個老師不僅留得住、用得上還教得好。

隨著我國不斷夯實教育事業的“兜底線”,教育觀念也在貧困邊遠地區悄然發生。“原來家長説,娃娃讀了書還是回來放牛,現在不一樣了!”玉樹州教育局局長吉洛爽朗地笑了,他告訴龐曉麗:“家長們説,學好本地語言,只能在草原裏走;學好漢語,可以在省裏走;學好外語,就能滿世界走。”(記者 張爍)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