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不缺“老三樣” 農民“新三盼”——來自吉林東部農村的供給側改革調查

2017-04-01 17:3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春4月1日電(記者 陳俊 宗巍 高楠)早春時節,吉林東部山區寒冰白雪依然可見,這裡的春耕生産要比吉林中部晚上近一個月。但“人勤春來早”,農民們因地制宜,已經著手準備種植經濟作物。記者採訪中發現,對於當地多數農民來説,“農資、科技、信息”的備耕“老三樣”不再是問題,而愈加期盼農産品加工流通、金融支撐、綠色品牌打造,也折射出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緊迫性。

有“寶”無庫盼倉儲

臨江市大栗子街道望江村雖然地處邊境,但當地生産的蜜汁葡萄、李子和蔬菜卻是遠近聞名的搶手貨。

走進望江村,一棟棟塑料大棚整齊排列在村路兩旁,棚外擺放著一盆盆準備入棚的黃瓜苗。“大棚除種葡萄外,還套種些黃瓜、芹菜。露地種植以李子為主,挂果的有300多畝。”村支書王緒有把記者帶進棚內,“大家能吃苦,技術掌握得也比較成熟。關鍵是國家扶持棚膜經濟的政策好,對我們這種移民村還有扶持資金,大家都鼓足幹勁謀發展。”

上世紀90年代末,望江村就開始引導村民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將全村1480畝耕地全部發展果蔬種植。棚膜果蔬栽培既豐富了“菜籃子”,也鼓起了村民的腰包。2016年,村民平均收入達1.4萬元。

在望江村的帶動下,周邊地區的果蔬種植也繁榮起來,但區域性飽和也倒逼望江村將銷路闖進了幾百公里外的長春果蔬市場。然而,物流和倉儲卻成了頭疼的事。“鮮食果類不耐運輸,村裏僅有的一個儲藏量為50萬斤的冷庫也只能儲存總産量的十分之一。好東西運不出、存不住,大夥兒幹著急。”王緒有説。

當地一些幹部表示,村集體缺少建冷庫用地,如果在周邊城鎮中建,政策扶持資金更多針對企業。他們建議,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作為扶持的重點,打通政策投入的壁壘,盤活城鎮與鄉村的資源共享。以冷庫為例,企業的冷庫如果能為農村所用,將帶動整個村莊的致富發展。

規模發展盼資金

10年前,臨江市四道溝鎮四道溝村的林慶鳳聯合六七個農戶成立了山源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了100多畝土地搞起了葡萄種植。

如今,林慶鳳嘗到了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的甜頭。“土地流轉後,一畝地農民能掙1000元。規模經營形成品牌效應,葡萄銷路好,不愁賣。農民和合作社實現雙贏。”林慶鳳説。

攤子越鋪越大,合作社陸續建起了葡萄酒加工廠、養雞場,上下游鏈條初步形成。今年,合作社又流轉了50多畝地種植蒲公英。

眼瞅著過完清明節就得追肥了,合作社在資金上犯了難。“銷路、技術都不愁,就愁資金。買果樹、雇人工、擴大再生産都得需要錢。”林慶鳳説,“貸個兩三萬元啥也解決不了,想多貸些,但是房屋和果樹都做不了抵押物。”

四道溝鎮副鎮長王永坤告訴記者,土地確權以後,確權證能夠作為抵押方便農民融資,國家政策非常好,但實際操作中,銀行為規避風險,農民想貸款還是難。

綠色食品盼認證

四道溝鎮坡口村于彩祥父子在當地是領軍人物,家裏除經營著一個家庭農場外,還有4個大棚套種葡萄和蔬菜,另外還種著三十畝的大田人參。

“我栽種的葡萄和蔬菜都是綠色食品,現在正研究申請綠色有機認證,鎮領導也幫著跑特産局,目前認證環節還是挺繁瑣。”這些年,于彩祥心裏一直憋著股勁

搞有機種植源於兒子于琦的一次實習經歷。5年前,于琦到深圳實習,看到當地的有機草莓從11月賣到來年7月,“這比種苞米的收益大多了。”

警校畢業後,于琦看中了家鄉的農業資源,開始研究起有機種植。他們父子改良土壤、以土養參、施用無公害生物菌肥……從種地解決溫飽到如今轉型升級搞有機,于彩祥信心滿滿。“這是農業發展趨勢,咱得往前趕。如果將來拿到了有機認證,打出了品牌,希望政府也能幫助我們做好品牌的運營和推廣工作。”他説。

吉林省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磊表示,農業在升級,農民也在升級,隨著返鄉創業的人越來越多,以及農民的科技意識、市場意識、品牌意識逐步增強,農民對於供給和服務的需求愈發強烈。應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激活資源要素潛力,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