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玉米:農業供給側改革第一場硬仗初戰告捷

2017-06-23 19:32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記者 王立彬)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第一場硬仗,我國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取得首戰成功,玉米價格形成機制實現重大轉變,農業種植結構調整走向優化,玉米産業競爭力開始提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等有關負責人23日在此間的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總體情況部門聯合新聞通氣會上説,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2016年國家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將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新機制。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經過有關部門、地方和相關各方面共同努力,玉米收儲制度改革首戰成功,實現了玉米價格形成機制的重大轉變,推動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優化,促進了玉米産業健康發展和競爭力提升,改革成效顯著。

國家糧食局調控司司長周冠華説,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第一場硬仗。糧食系統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和地方鼓勵支持加工、飼料企業入市收購,引導多元主體積極跟進,解決“無人收糧”難題;多措並舉擴大收儲能力,確保“有倉收糧”,東北地區準備收儲能力2100億斤,較好滿足了秋糧收購需要;積極協調落實收購資金,確保“有錢收糧”。據銀監會數據,截至今年4月末,銀行機構累計向中儲糧、中糧等大型央企發放東北地區玉米收購貸款341.87億元,向地方國企發放91.06億元,向民營企業發放195.02億元,向個體工商戶發放22.88億元,覆蓋儲備、加工、購銷貿易等各類型糧食企業,為統籌利用多元主體收儲能力提供了資金保障。截至4月30日,東北地區新産玉米累計收購2038億斤,收購工作圓滿結束。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潘文博説,統計顯示,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推動了農業結構調整優化。2016年全國籽粒玉米種植面積下降3000萬畝,主要是第四第五積溫帶等非優勢産區調減,大豆種植面積增加1000多萬畝。與此同時,在切實保障農民合理收益的前提下,改革增強了農民圍繞市場需求發展生産的意識和能力。通過改革,國産玉米市場競爭力開始增強,國內玉米價格逐步與國際市場銜接,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減少,國産玉米市場空間開始明顯增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朱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