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工商總局: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2017-07-25 09:28 來源: 工商總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砥礪奮進的五年: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提高經濟運行效率

隨著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市場主體數量呈現“井噴式”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887萬戶,同比增長13.2%,平均每天新設4.9萬戶,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放開”的同時,如何“管好”,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是市場監管工作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三年多來,國家工商總局大力構建以信息歸集共享為基礎、以信息公示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體系,為經濟增長提質增效提供環境保障。

實施企業信息公示制度。商事制度改革以來,國務院制定出臺了《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建立了企業信息公示制度,改年檢制度為年報制度。工商部門和其他行政部門依法公示其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形成的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反映企業信用狀況的信息,企業依法公示其年度報告信息和即時信息。這些信息的公示有效反映企業信用狀況,滿足社會公眾對企業信息的需求,也促進了企業誠信自律,推進了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公示2016年度報告的企業達2249.9萬戶。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得到廣泛運用。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有324.3萬戶企業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了816.1萬條即時信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累計訪問量達354.84億人次,累計查詢量163.67億人次。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已經成為社會各界查詢企業信用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及對企業實行社會監督的基礎平臺。

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總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部署,公佈了隨機事項抽查清單,將12類40項工商檢查事項全部納入,100%實施隨機抽查。積極推動與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等部門進行跨部門聯合檢查。31個省(區、市)制定了“一單、兩庫、一細則”,一些地方建立了工商牽頭的跨部門聯查工作機制,增強了監管的規範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紮實推進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建設。《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規定了企業經營異常名錄製度,將存在不及時報送年報,不按規定公示信息,公示信息隱瞞情況、弄虛作假,通過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無法聯絡等4種情形的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共377.7萬戶,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達到197萬戶。

積極推進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為強化信用監管,切實發揮企業信息公示制度應有的作用,總局制定出臺了《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將工商各業務條線查處的違法失信情形都納入其中,明確對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企業實施信用約束和部門聯合懲戒,並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予以公示。“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懲戒機制逐步形成。

切實做好信息歸集共享和失信聯合懲戒。總局發佈了《政府部門涉企信息歸集資源目錄》,推動部門間企業信用信息歸集共享。為加強市場監管各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協同執法,國家發展改革委、工商總局等38個部門聯合簽署了《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並要求各自系統貫徹落實。截至今年5月底,工商系統累計向其他部門提供經營異常名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數據811萬個,全國聯合限制“老賴”擔任公司各類職務12.11萬人次。

運用大數據加強市場監管。充分整合和發掘工商大數據價值,是提升監管效能的一種多贏選擇。近年來,工商總局高度重視大數據運用,在市場監管領域積極探索推進大數據分析利用工作,一些省區市在運用大數據加強市場監管方面也開展了許多有特色、有亮點的嘗試,取得了較好效果。

加快推進社會共治。工商總局進一步完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功能,積極探索擴大信息公示範圍。同時,強化企業第一責任人意識,鼓勵市場主體在堅持守法底線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信用承諾,在平臺治理、信息披露、公平競爭、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産權保護等方面履行社會責任,接受社會監督。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任晶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