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供給側改革將成世界樣板

2017-07-29 07:31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7月28日,財政部副部長劉偉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實施好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穩妥防範和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從中不難看出,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服務供給側改革的特徵十分明顯。分析人士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面對的基礎性矛盾,是一劑謀之有據、行之有效的“中國藥方”。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中國供給側改革不僅顯現出良好的效果,而且正在收穫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點讚。

供求匹配更加均衡

近年來,中國的供給側改革進展明顯,債務風險不斷降低、供求關係持續改善、企業盈利逐漸好轉。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司長叢亮指出,在相關政策的綜合作用下,2016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其中,很多傳統産業的低效、無效供給逐漸被去除,高水平、有效供給發揮了更重要作用,整個市場的供求關係出現了實質性的積極變化。

“比如,2016年煤炭去産能2.9億噸,今年以來又去了1.11億噸,整個煤炭市場的過剩狀況有明顯緩解。再就是鋼鐵,2016年鋼鐵去産能是6500萬噸,今年以來超過4000萬噸,還有1億多噸的地條鋼也禁止生産。相較之下,附加值較高的行業增長比傳統産業要快,比如裝備製造業2016年的比重是32.9%,比2012年提高了4.7個百分點。”叢亮介紹。

除了供求關係改善之外,供給側改革還正在為企業減輕負擔、夯實長期發展的基礎。例如,過去兩年,“營改增”為企業減負1.1萬億元,行政事業性收費由185項減少至51項。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預計,今年已出臺的減稅降費措施有望再為企業減負超過1萬億元。

“中國藥方”廣受點讚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供給側改革針對的是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迫切問題。2016年,中國供給側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以來,供給側改革各項任務進展總體順利,全年有望取得更多實質性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供給側改革走向深入,越來越多的海外媒體也開始持續關注改革進程並紛紛點讚。古巴拉美社評論指出,為了解決結構性失衡問題,中國最高領導層明確了“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這五大發展著力點。正是由於找準了問題,推行供給側改革,中國經濟在此後幾年才邁出了堅實的步伐。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一份研究報告則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成為中國首要的經濟政策議題。

“一方面,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中國的經濟政策及改革動向對其他經濟體自然有著很大影響;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機以後,不少經濟體採取的‘需求刺激’手段並未真正奏效,而中國則將目光聚焦在供給側這一真正問題之所在,並採取了有效的措施。”牛犁在分析國際社會為何日益關注並點讚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時説。

加強協調積蓄動能

不久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提交的《G20結構性改革進展的技術性評估報告》稱,中國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成效顯著。該報告認為,進入新常態後,生産率增長及高水平就業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專家普遍認為,中國供給側改革正在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並有望成為世界經濟改革的一個成功樣板。但同時,改革者也需要應對好各種新問題和新挑戰。

“供給側改革的各項任務背景不同、難度各異、彼此關聯。比如,去産能在有效改善上遊市場供需關係的同時,有可能增加下游企業降成本的壓力;再比如,去桿杠的力度和節奏如何把握,關係到相關企業的融資成本。因此,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未來加強供給側改革各項子任務之間的協調,對於中國經濟新動能積累來説將更加重要。”牛犁表示。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中國供給側改革的各項政策正不斷做細、做實。據劉偉介紹,未來財政部門將通過及時撥付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進一步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大力實施減稅降費、持續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等多項措施,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記者 王俊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白宛松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