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煤黑子”借力改革實現“重生”
——桂西一家老國企轉型升級見聞

2017-08-01 15:2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南寧8月1日電(記者 徐海濤)位於桂西百色革命老區的百礦集團東懷煤礦正在生産作業,集團的辦公樓坐落于礦井入口正上方。與印象中的煤礦不同,東懷礦區清潔靜謐,樓房周圍綠樹成蔭,山湖秀美,看上去像綠色公園。

百礦集團是地處百色市城郊的一個老牌國企,前身是廣西百色礦務局。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黃啟江介紹説,在企業的60多年發展歷程中,煤炭産業佔據了重要地位。通過技術創新,企業目前已形成礦山綠色復墾循環産業鏈,並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單位。

綠色轉型之路並不容易。在許多老百礦人的記憶裏,過去山區條件艱苦,井上井下不僅又臟又累,而且企業下屬煤礦多為複雜地質條件下的中小型礦井,煤質不高,加之企業生産工藝陳舊,大家的心裏總是壓著一塊“石頭”。

“以前的採煤技術落後,原煤年生産能力僅20多萬噸,不僅經濟效益低下,還易誘發安全事故。”百礦集團煤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其深見證了企業的“浴火重生”。為尋找發展出路,百礦籌資上億元進行技改,全面實施綜採、綜掘等技術改造。

如今的百礦下屬礦井已全部實現機械化生産、信息化管理,一些礦井裏還設置了工人休息區、地下咖啡廳等服務區域。在東懷煤礦,技改後礦井的作業人員減幅近60%,原煤年生産能力躍升至90萬噸。

技術創新既促進了煤炭生産提質增效,也給企業上下游産業帶來了活力。廣西百色礦山機械廠有限公司是百礦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在廠裏工作多年的黃翠杏説,自己工作初期,機械廠還是被譽為“邊陲一枝花”的大企業,效益很好。可沒想到,後來廠裏因技術創新不足,路子越走越窄,後來陷入“找米下鍋”困境,許多員工流著眼淚離職外出。

記者近日在機械廠走訪看到,現代化廠房、流水線作業……“利用礦井技改帶來的機遇,企業強化了專業機械設備的研發力度,現在企業年産值已超過5億元,産品遠銷歐美等國際市場。”黃翠杏説。

技術創新的同時,百礦還結合廣西的煤、鋁等資源優勢,進一步優化産業結構,推進鋁産業二次創業,打造煤電鋁一體化産業集群,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近年,煤炭市場走勢低迷,到2015年整個行業虧損面逾90%。如果單一依靠煤炭,企業將被市場淘汰。”百礦集團有關負責人説,面對新形勢,企業做起結構優化、産業延伸的加法和低效産能、生産成本的減法。

利用技改帶來的煤炭生産能力,百礦興建了一個集混煤研發和應用於一體、年吞吐量500萬噸的煤炭物流配送中心。梁其深説,這個中心可根據不同客戶要求提供高質量的混配煤,這種高效供給解決了煤質差、銷路難的問題,成功化解原煤産能過剩。

與此同時,百礦由“黑”入“白”,在不到兩年的建設週期內,完成2×350兆瓦的自備電廠和年産30萬噸電解鋁水工程建設。去年,兩個項目正式投産運行,百礦由此成為廣西首個完成煤電鋁一體化項目建設的企業。

據介紹,當前,該企業正採取産學研融合的方式發展高端鋁材加工,著手航空、航天等現代用鋁材料的研發,其中,與上海交大合作的精鋁項目今年內可投産。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呂浩銘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